稷下风铃入耳眠
此刻,我正坐在校内的稷下广场,风铃随风摇摆,风铃声好像童年时母亲哼唱着哄我入睡的安眠曲。
在每一个失眠的雨夜里,我都会执拗地听着稷下清音,就像是母亲在身旁哄我入眠。母亲的哼唱总能将我纷乱的思绪团团包裹,给我的心里送来一片宁静。
来大学的前一天晚上,也是一个雨夜,我早早收拾好行囊,却在床上翻来覆去,看着窗外柏油路反射的碎金,听着远处汽车的鸣笛,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令我万分期待,但离乡的恋恋不舍也带来阵痛。我走后,少了我的叽叽喳喳,父亲母亲会孤单吗?以后母亲做饭的时候,还会烧很多我爱吃的菜吗?在起夜时,她还会习惯性地看一眼我的房间吗?我带着无尽的思念,将道不尽的感激诉诸笔端。
小时候,我不是一个安分的孩子,所谓“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说的便是我。把我拉扯长大,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要把我照顾好,更是难上加难。初中三年,我是走读生,每天当我放学踏入家门的那一刻,家里的饭菜总是刚好出锅。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