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的度与用
作者 李伟
发表于 2024年7月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曾有很长时间和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缺乏外汇储备,因此在进口时中国不得不思虑再三。

彼时,中国将外汇储备看作实力的象征,因此长期以积累外汇储备作为一个政策目标。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后,中国拥有一笔庞大的外汇储备。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管局”)的数据,截至2024年5月末,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达32320亿美元。

外汇储备的本质是资本输出,中国用外汇储备购买外国资产,尤其是美元资产。仅以美国国债来看,中国就是一个大买家。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截至2024年4月,中国持有7707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过去中国的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大多是市场风险,现在情况已经不一样了,地缘政治风险正在日益凸显。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及其盟国冻结了俄罗斯3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决定将这笔钱的投资收益转给乌克兰了,并正在推动将冻结的外汇储备转给乌克兰。

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投资于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也面临着地缘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中国要如何冲破庞大外汇储备“困局”呢?

设立新外汇投资公司

要为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找出路,有多个思路,比如减少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或者藏汇于民,但这些措施在短期内可行性不高。短期内比较可行的路是仿照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的模式,去设立新的外汇投资公司,为中国的外汇储备找寻新的出路。当然,除了规避风险,我们可以把这笔外汇用好,发展实体经济、创造创业和就业机会、孵化更多的独角兽企业(Unicorn,指成立不到十年但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又未在股票市场上市的私人初创公司)、活跃中国资本市场与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更广泛和更适配的理财渠道和产品。

先来看看中投的模式:中投的注册资金本为2000亿美元,其资金来源是中国财政部通过发行特别国债募集1.55万亿元人民币,并以此向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的央行)购买等值外汇储备进行的注资。

前文已述,目前成立新外汇投资公司的目标较多,但具体的设想和中投差异不大,主要是由财政部发行约1.45万亿元人民币的特别国债去央行换取约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然后成立四个财政部持有的国有外汇投资公司,其中两个各注入资本金800亿美元,另外两个注入资本金200亿美元。

两个800亿美元的外汇投资公司的投资方向为港股,两个200亿美元的外汇投资公司的投资方向为国内一级市场的美元基金。美元基金指的是使用美元计价、募资和投资的基金,并非单指美国的基金,例如欧洲的很多基金公司,它们旗下也有很多美元基金。又比如南非的纳斯帕斯(Naspers)公司,在2001年投资腾讯的就是其旗下的美元基金。还有就是大名鼎鼎的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其在中国有大量的投资,很多都是以美元计价的。譬如淡马锡曾在2018年向商汤科技投资了6亿美元。

相对于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来说,2000亿美元是一个不大的体量,带有试点的意味。至于为什么要成立四个外汇投资公司?为什么不把钱直接交给中投?这里核心的原因是为了发展中国实体经济、促进中国科技创新创业、活跃中国包括香港在内的资本市场,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用于监督和管理四个国有投资公司。

本文刊登于《财经》2024年1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