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机长赵媛:传承对蓝天的敬畏与热爱
作者 俞佳铖
发表于 2024年7月
本文主人公赵媛

2024年的母亲节,已经上小学的仔仔画了一束鲜花。听到天空中传来飞机的轰鸣声,仔仔立马跑到屋外,大声呼喊:“妈妈,妈妈,节日快乐。”

妈妈赵媛是一名女机长,母亲节仍然坚守岗位。逢年过节无法陪伴亲人已是常态。

在全球航空界,女性飞行员占比不到6%,而女机长更是凤毛麟角。作为来自“机长之家”的赵媛,是天津航空唯一的女机长,飞行总时长已超6700小时。她的父亲和丈夫也都是机长,妈妈也曾是一名航空人员,这个特殊的家庭,传承着对蓝天的敬畏与热爱,把青春和汗水都奉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

    机长父亲,女孩心中的“超级英雄”

赵媛是一名地道的天津姑娘,她的年少时光大多是和妈妈一起度过的,因为爸爸赵国强常年在外地工作。她对爸爸的最初印象,是从妈妈的描述中拼凑而成的。

每当天空中有飞机飞过,妈妈就会对赵媛说:“看,那飞机就是你爸爸在开呢。”于是,只要看到飞机,她就会兴奋地喊着:“爸爸,爸爸!”

赵媛的爸爸赵国强年轻时当过兵,在部队开轰炸机,1988年从空军退役后,进入民航公司工作,辗转于北京、海南等城市之间,陪伴母女俩的时间少之又少。妈妈的手机里有很多爸爸的照片,爸爸穿着制服,帅气而神秘。虽然父女俩不常见面,但不妨碍赵国强成为女儿心里的“超级英雄”。

上幼儿园时,赵媛有幸和妈妈乘坐爸爸驾驶的飞机,她认真地听完爸爸的机长广播,内心充满骄傲和自豪,忍不住拍起了手。

上小学前,赵媛跟随妈妈来到海南海口市,当时爸爸在那里的民航公司工作,一家人终于在海口定居下来,妈妈进入当地的一家航空公司当会计。

两年后,要上小学的赵媛还是听不懂老师和同学讲的方言,这不仅严重影响她的学习,也让她难以融入集体生活。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几经周折,她把女儿送回天津,进入一家寄宿学校。

就这样,赵媛独自在天津读书,父母在海口工作。两个星期后,妈妈放心不下女儿,到学校探望。母女俩见面时,赵媛一下子扑到妈妈怀里,嚎啕大哭。

赵媛与同为飞行员的父亲赵国强
赵媛与丈夫、儿子的合影

那一刻,妈妈的心都碎了,当即作出决定,当一名全职妈妈,陪伴女儿成长。

那些年,爸爸因工作繁忙,只能每隔一两个月才回来一次,妈妈扛起了整个家。妈妈很看重赵媛的学习,骑自行车送赵媛去补习班,单程就需要一个多小时,但她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过。有一次,补习班下课时已经天黑,妈妈因太过疲惫,就让赵媛坐公交车回家,她自己则骑車返回。

“到了公交站,你下车,别怕,就在那里等妈妈。”妈妈千叮咛万嘱咐,赵媛一步三回头地上了车。车子开动的瞬间,她从车窗中看到妈妈骑着自行车的身影,孤单而坚强。

妈妈坚韧的性格影响着赵媛,但凡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她都会想起那晚妈妈的身影,那是她人生道路上永不熄灭的明灯。

赵媛读初中时,爸爸调回天津工作,一家人终于团聚。

本文刊登于《伴侣》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