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占全国2.47億流动人口的7.2%,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这种老人带娃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年轻人的育儿压力正在逐渐转移给老人。老人的压力日益剧增,面临着“责任重、风险高”的带娃任务。关于“老人应不应该帮忙带娃”这个话题,有很多争论。作为年轻父母,要重新回到职场赚钱养家,迫切需要老人帮忙;作为退休老人,想安稳享受几年退休生活,却不得不选择带娃。老人说“带孩子不是我们的义务”,年轻人反将一军“不帮忙带孩子,是不是就意味着不需要子女养老”。老人精力有限,年轻人没有时间,在这样无休止的争论中,家庭关系会受到很大影响。家庭育儿,从以下3点做起,自然会家庭和睦,安暖相伴。

01“假带娃”存在大风险:
偷懒式骗娃、沉默式带娃、溺爱式哄娃
调查显示,大部分老人带孩子的家庭,往往会有累坏老人身体、孩子无视规矩的情况存在。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不仅要有爱,更要有智慧。年轻人要肩负起身上的责任,不要随便把孩子丢给老人。带孩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对老人造成伤害。媒体上报道过一则“老人帮带娃,累出抑郁症”的新闻——李阿姨到武汉帮女儿带孩子,好不容易把大宝带到了上幼儿园,女儿又添了二宝。三年带两个孩子,压力太大,最后李阿姨患上了中度抑郁症。李阿姨身体本就不好,每天不但要负责孩子们的饮食起居,还要陪着孩子们上各种补习班、辅导孩子们写作业,周末还要带孩子们参观各类博物馆、阅读各类课外书籍……长此以往,李阿姨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经常腰酸背痛,记忆力也在逐渐减退。
笔者在一个老年活动中心随机采访了一部分55岁以上的长者,不少老人都表示对带孩子这件事忧心忡忡。
首先是怕照顾不好孩子,孩子难免磕磕碰碰;其次是与子女的教育方式不同,容易发生矛盾;第三是孩子太淘气,耗费自己的体力。还有“孩子免疫力低,容易感冒”“儿女说自己太忙,完全撒手不管”等情况。
对于这份“甜蜜的负担”,老人感觉身体完全吃不消。
要知道孩子的能量是向上的,而老人的能量是向下的。带孩子本身就是一个体力活,老人带孩子很容易体力不支、情绪崩溃,进而产生偷懒式骗娃、沉默式带娃,或过度纵容的溺爱式哄娃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