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知识小百科
血液的总量和储存方式
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比如体重是60千克的成年人,其全身的血液总量是4 200~4 800毫升,相当于2瓶2升的大可乐。幼儿体内含水量较多,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9%。血液储存在人体的两个“容器”里,大部分存在心血管里,供常规循环使用,也叫循环血量;小部分储存在肝、脾、肺以及皮下静脉丛,在献血或剧烈运动时被调动出来参与循环,又叫储存血量。
血液的“来龙去脉”
血液的来源
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血液的来源即造血部位有所不同。胚胎期的第5~9周开始肝(脾)造血,胚胎5月龄时肝(脾)造血逐渐停止,然后开始骨髓造血,出生后前5年内所有骨髓都参与造血,成人后仅限于扁骨造血。所谓扁骨是指比较宽、扁,呈板状的骨头,如颅骨、胸骨、肋骨、髂骨等。胸骨是人体最旺盛的造血部位,具有终生造血功能。
血液的颜色
动脉血和静脉血颜色不同,动脉血含氧量丰富,达95%~97%,是鲜红色;静脉血含氧量低于动脉血,是暗红色。动脉把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及氧气输送到各个器官;静脉把器官代谢的产物及二氧化碳运走。动脉不能直观看到血管,需要触碰搏动点进行穿刺抽血,抽取困难。通常献血和常规血液化验都是用静脉血,只有少数特殊检查才会用动脉血,比如血气分析。动脉血也可以做常规血液检查使用。
血液的组成成分
血液由血浆和悬浮在血浆中的血细胞组成。血浆约占全血容积的50%~60%,其次是血细胞。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