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高的画为什么这么亮

荷兰画家凡·高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艺术大师。事实上,他从学习绘画到创作出数以百计的旷世杰作只用了短短的10年。如果仅仅看他前7年的作品,我斗胆说一句(因为画太值钱了),画得也只是“一般般”。一直到1887年,他碰到了寓居巴黎的、以毕沙罗为代表的印象派画家,他的绘画风格才为之一变,画面突然变得明亮起来。接着他来到法国东南部的鲜花之都——阿尔勒,他的画变得越来越亮,真是鲜艳夺目、光彩照人!观赏过凡·高原作的人都会感觉画面上有一种让人“辣眼睛”的明艳。
为什么凡·高的画有这样的效果呢?
原来这与他采用的涂色方法——“固体混色”有关系。物理学认为,不同的颜色有两类物理混合:
一是投射光的直接混合,也就是常说的“加法混光”。用红色的光源与蓝色的光源照射同一块屏幕,那么在屏幕上红、蓝两种颜色光斑的重叠处就会产生紫色,这种紫色由两种颜色的光叠加而成,不仅保持了其色彩强度,甚至显得更亮,所以被称为“加法混光”。
二是反射光的间接混合,也就是“减法混色”。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读者》2024年1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