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背后的乾坤

在語言学家的眼中,菜单不仅是美味的先导,更包含着大量的机密信息。
美国学者任韶堂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他和他的团队通过对来自美国7座城市的6500份菜单(包括65万道菜)进行数据分析,抽丝剥茧地找出了菜单中隐藏的很多微妙线索。最终,他把这些分析写在了一本叫作《食物语言学》的书里。
首先,作者发现了高端大气的菜单和普通菜单在外观上的差异。在美国大众点评网站Yelp上,相比便宜的一星等级餐厅的菜单,昂贵的四星等级餐厅会给顾客明确的“美食”暗示,顾客可以通过菜单直观地解读出来。这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是原产地提示。昂贵餐厅提到食物来源的次数比便宜餐厅多15倍,菜单上会频繁出现农场、牧场、草场、林地、花园……这样的字眼。第二是工艺提示。这实际上是工业社会背景下,千篇一律的标准化食物衬托出的传统手工劳动个性化的珍贵。这类菜单常伴有“主厨精选”“您的方式”之类的短语。第三是外文提示。包括混杂大量法文带来的欧陆传统感,以及使用拉丁文、阿拉伯文、希腊文、日文等外文,以期标明菜品风味上的异域情调。
其实,在中文菜单里,这种情况也普遍存在。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读者》2024年1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