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为进:欧洲右翼民粹政党的“去激进化”取向
以退为进:欧洲右翼民粹政党的“去激进化”取向
房乐宪 孟祥毅 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教授
本文节选自《欧洲研究》2024年第2期
近年来,欧洲右翼民粹政党发展呈现出“去激进化”趋向,在实力提升和形象改善两个维度均表现突出,在欧洲政坛甚至逐渐呈现从边缘到近似核心的跨越式发展态势。

首先,芬兰人党于2019年成为议会第二大党,于2023年再次成为议会第二大党并参与执政联盟;法国国民联盟于2017年和2022年总统选举中跻身第二轮投票,并于2022年国民议会选举中成为最大单一反对党;意大利兄弟党于2022年参众两院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成为执政党;荷兰自由党于2023年成为众议院第一大党,并获得组阁机会。
其次,形象改善方面,上述右翼民粹政党近年来正不断洗刷其“极右翼”“种族主义”“法西斯主义”等负面标签,并已取得一定成效,特别是在欧洲一体化、移民和难民等议题上的强硬态度有所软化,因而正在获得各自国内民众越来越多的支持,甚至得到欧洲之外的地区相近政治力量的更多理解。
就目前态势看,欧洲右翼民粹政党的“去激进化”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欧洲右翼民粹政党通过“去激进化”提升了政党信誉,比以往更好地回应了选民诉求,对欧洲民主体制和政治生态的直接破坏性有所减弱;但另一方面,欧洲右翼民粹政党的“去激进化”也具有极强的迷惑性,其本质是竞选策略的调整,而非价值理念的根本转变。在欧洲右翼民粹政党“去激进化”过程中,尽管客观结构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亦不可忽视。“去激进化”体现了欧洲右翼民粹政党“以退为进”的竞选策略,即通过软化意识形态和政策立场(“退”),以此达成实力提升和形象改善双重目标,向主流政党靠拢,为谋求执政地位做准备(“进”)。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南风窗》2024年1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