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是一家合格的“民族企业”吗?
作者 谭保罗
发表于 2024年8月
2023年10月24日,美国得州,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会场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联想经常被用来和华为进行对比。作为中国科技产业的两大巨头,两家企业的确有很多可比性。

一些观点认为,和华为一直在通信产业深耕不同,联想的发展路线更具灵活性。在进军软件之前,通信设备和移动终端一直是华为的产品主线。而联想则早已通过不断地进行多元化,横跨通信、金融甚至农业等领域,成为一家高度综合化的控股企业。换言之,联想不如华为专注。

更有一些观点认为,华为对自主研发更重视,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有“核心科技”。而联想虽然不断做大,固然是商业成功的榜样,但在“科技报国”上其实可以做得更好。更有甚者,还将柳传志和任正非进行对立,说中国的企业家走上了不同的路。

实际上,类似的观点既没有认识到华为正在发生的转变,也没有理解过去那个真实的联想。可以这样说,由于掺杂了对本国科技崛起的迫切期待,我们对民族科技企业的发展之路,总会投去过高浓度的情感价值。因而,也可能发生认知的扭曲,最终忽视了市场机制对企业发展路径的决定性影响。

1984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投资20万元,柳传志等11名科研人员创办联想。40年过去,有必要重新认识这家企业,以及它所代表的那一代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的奋斗历程。

“大联想”的崛起

联想曾是一家普通人都耳熟能详的“民族企业”,但不知从何时起,热度逐渐衰减。那么,这家企业这些年到底在做什么?

首先,必须简单梳理联想目前的架构,否则容易指代混乱。如果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对联想的架构自然有所把握。但对关心联想的普通人来说,联想的企业结构变迁还是相对复杂的,而且,这种变迁本身就是联想的企业发展史。

现在的“联想”有两个,一个是“大联想”即联想控股,一个“小联想”即联想集团,前者是一家横跨多个领域的控股公司,也是后者的母公司。所谓的“大”和“小”只是一种母子公司的架构特征表述,并非指的是规模。实际上,作为“小联想”的联想集团,早已是500强企业,是全球最大的PC(个人电脑)品牌商。

按照业内知名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达到6490万台,同比增长3%。其中,联想集团市场份额保持全球第一,为22.7%。位列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惠普和戴尔。至于苹果,则排在第四。当然,这并不能说明苹果在PC领域较弱,毕竟苹果一直走的是高单价路线,而不是走量。

通俗来说,联想集团就是普通人所熟悉的那个联想,是一家一直都在从事IT硬件产业的厂商。尽管产品线在不断迭代和扩张,但联想一直都没有放弃老本行。近两年,联想集团还大举进军AI产业。比如,联想集团已经是AI硬件(服务器和存储)全球最大的几家供应商之一。

联想控股的产业跨度更广,其业务分为产业运营、产业孵化与投资两大块,作为老本行的联想集团被划为产业运营板块,而著名的弘毅投资、君联资本则被划为产业孵化与投资板块。

本文刊登于《南风窗》2024年1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