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评剧
我要去找一个唱评剧的人,是个老太太。当年,方圆百里都听过她唱的 《报花名》,用万人空巷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她穿上戏服,再把头面扮上,漂亮极了,美极了。看过她戏的人,都说她和评剧大师新凤霞神似。据说,当年新凤霞大师曾手把手教过她半年。还说,她拜师时颇有传奇色彩。当然,这些都是道听途说。在别人的一次次转述中,事情会被加工,再加工,深度加工,然后离真相会越走越远。
我在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工作,学校要举办“非物质文化进校园”。这些年我陆陆续续把一些民间大师们的技艺转化为文字传播,在这个圈子里还算有点口碑。很快,活动的内容和参加活动的大师都安排好了。内容算得上丰富多彩,有剪纸的、有烫葫芦的、有锻铜的,还有茶艺、八段锦。
年轻的处长在手机里表扬我:“老同志就是不一样,看这办事效率……”
我等着他下面的内容,手机那头却是嘟嘟声。
过了一会,他又打我手机。
“其他都没问题,能不能再加个项目?”
“什么项目?”我问。
“戏曲,最好是评剧。”
“评剧?花为媒?新凤霞?”我头脑里把这点仅存的戏曲知识快速地串联在一起,耳边忽然飘过了新凤霞大师清脆甜美的声音:花开四季皆应景,俱是天生地造成。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山西文学》2024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