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淑贞
作者 侯德云
发表于 2024年8月

季淑贞的工作有了微调。她事先没想到,才几米远的岗位平移,竟大幅度提高了自己的身价,正如丈夫齐修远对她说的那样:“你呀,你是萝卜缨子掉尿盆里,扎撒得不行不行。”

季淑贞供职的那家饭店,主要卖馄饨和叉子火烧。饭店规模不大,位置却好,它坐落在繁华之地青泥洼桥商业街上,往东不远,是大连商场,往北不远,是工人文化宫。每天中午饭店都被食客塞得满满。排队开票的,排队打饭的,都一直排到店门外边。店门里边,每张饭桌都有人围观。严格说不是围观,是心里头猫咬狗啃地等座位。

她是饭店里的开票员,文化不高,但态度认真,从未出错。

有段时间,打饭窗口那边,经常吵吵巴火的,严重影响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弄得饭店领导,那时候叫主任,很是恼火,撤了原先的打饭员,把她给换上了。

那年月,少一口馄饨汤,火勺上蹭掉几只芝麻,都值得大闹一场。

起初她还不太愿意。窗口不好干哪,你得眼快、手快、脑子快,你这边慢一寸,打饭的队伍就得长十尺。遇到没事找事型的,你还得压住茬子才行。

何况一天下来,腰酸腿酸胳膊酸,你说她怎么能愿意。

可是不久,她愿意了。打心眼里愿意。

窗口累是累点儿,可是,你懂的吧,勺把子跟印把子,也有相似的一面嘛。

勺子是死的,可人是活的,给谁多添点汤,给谁多添一两个馄饨,这种事,打饭员还是有自主权的。

不出仨月,七大姑八大姨烂眼角的二舅母,也包括街坊邻居和小学初中同学啥的,都知道她出息了。他们有时去大连商场购物,或者到工人文化宫看电影,总要就便往她这里扎一头,开二两馄饨票,至少能多喝一碗馄饨汤,赚个水饱没问题的。

当然也有人在她这里捞到了更大的实惠,老袁就是其中一位。

老袁是一家房产维修队的队长。维修队的几个人常来吃饭,日久混个脸熟。

本文刊登于《山西文学》2024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