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适而积极”的姿态,
现实的“理想主义”
电影《你们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中译时省掉表示复数的“们”是不应该的)中有个动人的场景。为对付时来窗外诱惑、骚扰的苍鹭,牧真人尝试着用其蓝羽自制弓箭以回应。而在拉扯弓弦间,他不慎将桌上一摞书碰落在地,一本本捡拾起来时,却在《你们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一书的扉页上偶然看到了一年前葬身火海的生母笔迹端丽的寄语:“致长大后的真人君/妈妈/昭和十二年秋”。真人默念着“这是妈妈留给我的”,一页页翻读了下去,心潮翻滚,泪洒行间。
就像电影画面如实呈现的那样,吉野源三郎的《你们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正是一九三七年八月作为新潮社“日本少年国民文库”第五卷推出的。由题签不难看出,此书甫一出版,便被真人母亲久子慧眼识中并购回,以备后日之需。而那年,真人才四岁。痛失生母又在疏散地备受欺凌的准中学生,读到书中主人公中学二年级学生“小哥白尼”(本名本田润一)在母亲和舅舅的呵护、鼓励和耐心引导下,在与同学北见、浦川、水谷等人的交往中鉴人省己、知善明理之故事,睹物思人,怎能不感慨系之。四五岁时便因避战火而与家人一道疏散到栃木县,却因瘦弱矮小而受到霸凌的“四○后”宫崎骏,何以对吉野源三郎此书念兹在兹,甚至以其新作片名致敬,便不难想见了。
当然这只是经验层面的理解,事实上电影中主人公的名字也颇有深意。在日语中,“牧”音读为“ぼく”,与“僕”(我)同音;而依“下面的世界”(地狱)中少女雾子的理解,“真人”意谓“真正的人”,连缀起来,其意便不言自明。吉野源三郎上承大正教养主义之余绪,《你们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写作旨趣在于讨论十几岁的少年当如何成为高尚的人,而这既是“小哥白尼”父母、舅舅之期许,也是作者以书名希图召唤起的广泛思考。通向“真正的人”“高尚的人”之路径正是吉野与宫崎的共同关切;但后者对前者的遥望中,实则又潜含着对极端状况下知识人艰难处境与行动可能的“理解之同情”。吉野之子源太郎表示,为拍摄这部电影,“宫崎先生问了我很多事。他对我父亲的狱中体验很有兴趣,详细地向我打探:‘他想怎么去自杀呢?’”由此亦可见,宫崎骏对吉野源三郎在极端语境下之心迹与抉择的深切关心。
二○○六年,宫崎曾在《失去的风景之记忆》中明确谈及自己对吉野其人其作的看法:
我想,在那种异常情况下,《你们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作者吉野源三郎先生应该是感觉到了自己无法阻止军阀政治,唯有战而败这一途,或许他也考虑到了战败后将会发生残忍之事吧。所以在《你们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中,作者并未去写如何改变时代。但它告诉我们,无论在怎样困难、残酷的时代,“都要活得像一个真正的人”。……我们无法直接书写那种时代的暴力,只能告诉人们,即便那样的时代到来了,也不要放弃努力,要活得像一个真正的人。我想,吉野源三郎先生能做的应该也只有这些了。
引前贤之故事,宫崎所留意者无外乎是晦暗岁月里知识人的伦理困境、行动限度以及普通人的人格底线。而这两者又原本便可合一,因为后者正是前者所要全力捍卫之所在。
吉野物故后,古在由重曾以“不屈”来总括其生涯,那是一种“不屈于一切事物,将自己之所信完全贯彻到底的、不退转的姿态”。但同时他也强调,无论是战前的黑暗时代还是战败后的新时代,吉野总会坚持以“合适而积极的正论”介入当时最为紧要的历史课题。在军国主义的极端年代坚持这一姿态是殊为不易且需智慧和韧性的。刚猛的抵抗、进取者动辄出师未捷而中道崩殂,留“人”清誉却于“事”无补;而淡化个人誉望,保持一种能动、柔韧而坚定的应对,庶几方称“现实的‘理想主义’”。不仅需有胆魄,更要有智识,《你们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正是此中范例。这便涉及我们对极端语境下吉野源三郎的历史境遇及其迂回应对两个层面的理解。
迂回拯救
在宫崎骏的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此书封面出现了两位署名作者—山本有三和吉野源三郎。事实上,这两位当时/后来的文学、思想重镇在军国主义狂潮席卷日本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皆是命运多舛。一九二二年,吉野源三郎从一高考入了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其后旋即转入文学部哲学科,在此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对其产生共鸣。后来从东京帝大毕业的吉野并未如愿就业,他先后辗转于三省堂编辑部、东京帝大图书馆等处以謀生计,却因曾向日本共产党员提供藏匿之所违反了《治安维持法》,于一九三一年夏被捕。为此,被临时征召为预备役陆军炮兵少尉的吉野在军法会议上以“思想犯罪”之名遭到审判,而负责此事的陆军法务官便是其后在“二·二六事件”审判中担任主席检察官的匂坂春平。他严令吉野供出同伙,吉野则怒斥道:“你们要我这么做,与身为军人的你们遭敌人俘虏时被要求卑怯地背叛有什么区别!你们觉得这么做是对的吗?”此言一举改变了匂坂的态度,在缓刑判决书中,他不仅如实记述了被告人格上的“温厚笃实”、参军后成绩之优异,更强调他“今后将作为纯粹的学者精进学术研究,为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京都大学教授佐藤卓己指出:“总力战体制要求所有国民有主体性地协力战争,在军队教育中,人们认为有必要培养可以能动地做出形势判断的士兵。‘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精英在怎样的社会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在陆军刑务所被关押一年半、家人们皆已做好了吉野必死之精神准备时,因了检察官的宽赦,他得以重返社会,但又因哲学专业之限无奈失业三年有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