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生动物观赏之旅,国人一般首选肯尼亚,这里飞行相对方便,配套成熟,草原广袤……
肯尼亚位于非洲的东部,有着绵长的海岸线,赤道线横贯其中,东非大裂谷则贯穿南北。肯尼亚常年气温都维持在15-29摄氏度之间,夏季的早晚甚至会有些微凉。观看动物大迁徙是很多人来这里的最主要目的,但肯尼亚的美好绝对不止于此。
内罗毕,肯尼亚的初体验
对于肯尼亚旅程的初体验,多是由首都内罗毕开始。出发前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在肯尼亚要搭乘境内的小飞机,所以行李必须精简,要控制在20kg以下,14kg最佳;户外的防护也尤其重要,除了防晒之外,防虫才是关键,防水的物品也要携带,避免随时就来的大雨;此外出发前还需要去打疫苗,带好黄皮书(国际通用的《疫苗接种或预防措施国际证书》)。一切就绪,就可以整装出发了。

在树干标记领地。
白背兀鹫是非洲大陆分布范围最广的鸟类之一,目前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
盟(IUCN)评估为极度濒危物种。
到了内罗毕,进了肯尼亚各大自然保护区,接触最多的就是穿着鲜艳的马赛人。在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Masai Mara National Reserve),有住在原始村寨里的马赛人。说是打造景点也好,或是保留文化也好,这里仍是人们了解马赛人最好的一个地方:孩子们从村寨步行很远去读书,男人们远途放牧,饲养牲畜,女人们留守在家,原始的生活状态保留至今。
出发去草原之前,你需要先到内罗毕的马赛市场转一圈,买马赛人的艳丽长袍和彩色方巾带去草原,这样似乎就更像当地人了。马赛市场规模很大,摊位一个接一个,摊贩们热情洋溢,但在这里购物需要全部用现金支付,如果没有带够现金,在市场里有ATM机,非常便捷。当然,购物时砍价是必须的,这种和摊主讨价还价的姿态,更像是一种和当地人的交流方式。
当地人说内罗毕是以一间酒店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城市,这座酒店就是费尔蒙旗下的诺福克酒店(Hotel Norfolk),1904年建成。花园与红色的老建筑交相辉映。步入大厅,走廊上陈列着1904—2004年间的照片。我惊喜地发现,原来这里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走出非洲》的作者凯伦·布里克森喜欢的酒店,也是海明威两次非洲之旅的下榻之地。海明威在书中多次感叹肯尼亚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妙天堂”。
我们出行的第一站便是前往位于内罗毕市郊的大象孤儿院。这里大多是2岁以内的小象,它们的父母多是被偷猎者杀害的,这座“孤儿院”便将幸存的它们收留保护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