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干达,默奇森瀑布国家公园的“选择”
作者 行走的鱼
发表于 2024年8月
维多利亚尼罗河每秒钟300立方米的水量从峡谷裂缝中喷出后,倾泻而下,形成了默奇森瀑布。当地人将这里称为“魔鬼的大锅”。

1864年,探险家塞缪尔·贝克(Samuel Baker)爵士和夫人在探索尼罗河源头的旅程中,记录下让他们一生难忘的场景:“一个壮丽的景象突然向我们袭来:落下的水是雪白的,与环绕河流的黑暗悬崖形成了鲜明对比,而繁茂的热带植物完美地衬托了这个美景。我想,这是尼罗河最大的瀑布。”

游客们乘船在维多利亚尼罗河上观察野生动物。

当我站在观察站,亲眼看到默奇森瀑布时,不由得想起了贝克夫妇的这段描述。作为资深探险家,“见多识广”的他们发出了如此的赞叹,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我受到的震撼是无以复加的。

默奇森瀑布国家公园的故事

我见识过雄壮的黄河壶口瀑布,也探访过位于加拿大的宽阔的尼亚加拉瀑布,本以为对瀑布景观已经“免疫”了,但默奇森瀑布让我对“汹涌澎湃”有了新的认识:在被热带植物“漆成”翠绿色的峭壁中,一道蜿蜒的水流强劲地冲了出来,白色的浪花好似万马奔腾,漫天的水雾就像马蹄扬起的蔽日尘埃,巨大的声响犹如雷霆,狭窄山口形成的“扩音器”让这惊雷好像就落在我的跟前。

造成这一景象的,是维多利亚尼罗河(乌干达河流,尼罗河上游的一段)长达80公里的急流,每秒钟300立方米的水量由一个不足10米的峡谷裂缝中喷出后,再从45米的悬崖倾泻而下,如此大的压力,让整个山谷仿佛都在随之震动,也难怪当地人一直将这里称为“魔鬼的大锅”(Devil’s Cauldron)。我站在距瀑布仍有一段距离的观察站,心里依然畏惧,生怕峭壁两边的山体再也经受不住这雷霆之势,坍塌下来。

贝克夫妇发现这里之后,用好友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主席罗德里克·默奇森(Roderick Murchison)的名字给这个瀑布命名。当然,这个瀑布也不是给所有人都留下了好印象。1954年1月,海明威和妻子踏上了拍摄默奇森瀑布的旅程,旅途中,飞机为了躲避鸟群不幸坠毁,万幸的是海明威夫妇逃过一劫,在丛林中度过一夜之后被救援人员找到,未曾料到救援飞机在起飞时着火,发生了爆炸。经历了两次大难而不死的海明威夫妇被辗转送到了内罗毕的医院,海明威还在报纸上读到了自己的讣告。我想,也许默奇森这个瀑布在海明威的回忆里可能并不那么美好。

乘上越野车,我们顺着维多利亚尼罗河行驶。默奇森瀑布仿佛耗尽了这条汹涌的河流最后一丝力气,河水在默奇森瀑布释放后,就趋于平缓,波澜不惊地流入了阿尔伯特湖——这里被人们认为是白尼罗河的源头之一,白尼罗河汇集青尼罗河和众多支流后蜿蜒6000多公里,穿越半个非洲大陆流入地中海。平静的河面成了野生动物理想的栖息之地,作为乌干达最为古老和最大的国家公园,默奇森瀑布国家公园在70多年的时间里,记载了它们的生生不息,也记录了它们与人类的复杂关系。

默奇森瀑布国家公园面积广袤,一共有5个大门,在去往酒店的路上,我们穿过一座大门,有两个近一人高的象牙立在路中间,形成一个拱形的“纪念碑”。司机停下车,我特意上前摸了摸这两根象牙:它们的主人应该年龄很大,也许曾是某一片丛林中的霸主,如今只剩下这两根珍贵的牙来告诉世人,这里仍是偷猎的重灾区,一些贪婪的人仍然在用它们的牙齿当作炫耀财富的工具。

本文刊登于《世界博览》2024年1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