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神广场(The Campus Martius)位于“罗马七丘”之一卡皮托山西北方向,是古罗马的一块公有区域,面积约2.5平方公里。在拉丁语中,战神广场意为“马尔斯的领域”,马尔斯是罗马万神殿中备受推崇的神祇。在漫长的中世纪,战神广场附近是罗马城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今天罗马城的第四区与古罗马战神广场原址有所重合,以同样的名字命名,即马尔兹广场区(Campo Marzio)。
传说中罗慕路斯消失之地
古罗马时期,马尔斯在罗马神话中的意义同罗马人的现实需要息息相关。最初,他只是罗马神话中的繁殖与植物之神,保佑罗马人的农业生产,因为农业是早期罗马社会的主要支柱。后来,随着罗马对外军事扩张的步伐加快,崇尚武力的罗马人将他视为庇佑罗马军团的神。作为众神之王朱庇特之子,马尔斯的地位开始等同于希腊神话中的战神阿瑞斯,成了罗马最杰出的战争之神。
当时,有关他的大多数节日都在三月举行,因此三月便干脆以他的名字命名(英语中的三月用“Mar”或“March”表示,后者还可表示为进军)。此外,火星红色的外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鲜血与战争,罗马人便用战神为火星赋名,用“Mars”表示。


同时,战神马尔斯还被罗马人视为自己的祖先。传说,从特洛伊逃脱的埃涅阿斯有两个后代——努米托尔及其兄弟阿穆利乌斯。努米托尔成为国王后不久,王位被阿穆利乌斯篡夺,阿穆利乌斯强迫努米托尔的女儿西尔维娅成为维斯塔贞女。身为女祭司,贞女们必须保持贞洁。但是,战神马尔斯来到西尔维娅的身边,与她孕育了罗慕路斯和雷穆斯,这两个孩子被一头母狼养活下来。罗慕路斯后来成为罗马王国的建立者。根据传说,罗慕路斯统治了罗马很久,直到公元前8世纪末的某一天,一团风暴云降落在罗马城外一处空地上,风暴过后罗慕路斯便消失了。罗马人将罗慕路斯消失的地点献给了战神马尔斯,在此处修建了战神广场,广场中央为马尔斯祭坛。据说这座祭坛由国王努马建造,此人是罗慕路斯的继任者。
战神廣场被人们用于驯马和学习马术。每年春天,罗马人在与敌对部落作战前都会聚集在这里。此外,在重要的宗教节日时,大家也会汇聚于此。一开始,这里只有马尔斯祭坛这一个建筑,公元前5世纪后才有了较大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