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派黑茶,饮一口暗香浮动
作者 杨多杰
发表于 2024年8月

一个人喝什么茶,那得取决于他吃什么饭。肠子里没油水儿,三杯茶下肚准趴下,还谈什么品茶呢?西北地区喜肉食,奶制品用量也大,但新鲜果蔬的摄入又很少。如果不多喝茶,轻则便秘,久必三高。正如明代士人王廷相在《严茶》中所说:“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因此全国喝茶最猛的地方,既不是茶楼林立的华南,也不是茶馆遍地的西南,而是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西北五省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

六大茶类中行销西北者,以黑茶最多。根据制作原料、制作方法的不同,还可细分为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米砖茶、青砖茶、康砖茶、金尖、天尖、毛尖、芽细等。从产地角度来看,湖南黑茶产量最大,约占全国黑茶总产量的一半左右。除此之外,四川、湖北、广西、贵州、浙江等地,也均大量生产适合西北地区饮用的各类黑茶。因各地所用原料、采取工艺不尽相同,所以也逐渐形成了风格迥异的黑茶流派。

在众多黑茶流派当中,浙派黑茶的知名度较低。没办法,谁让浙江的绿茶实在是太有名了呢。以至于很多爱茶人提起浙江名茶,想到的还是西湖龙井、大佛龙井或安吉白茶。其实浙派黑茶口感独特,在西北茶客中口碑极佳,风头甚至一度压过湖南黑茶。现如今,浙派黑茶产量不少,精品也挺多,只是市场宣传还远远不够。酒香都怕巷子深,又何况是茶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收集到的茶样与档案,为爱茶人梳理一下浙派黑茶的前世今生。

浙派黑茶的历史

1949年之前,浙江并不产黑茶。1950年至1951年,杭州砖茶厂率先制成黑砖茶2000余箱,由中国茶业公司华东区公司负责转口交给苏联。这批黑砖茶,也就成了浙派黑茶的鼻祖。1952年,中国茶业公司浙江省公司设计砖茶压制新设备,由绍兴砖茶厂生产青砖茶。

1960年至1967年,绍兴、金华、杭州、湖州生产小型砖茶,小绿末砖产量达209.67吨,小红末砖产量148.38吨。浙江生产的黑茶,对于缓和当时边销茶供应紧张的局面,起到了积极作用。1972年,湖州市的安吉县国营林场试制茯砖茶。没错,就是如今产安吉白茶的安吉。安吉茶厂,是浙江最早生产茯砖茶的单位,其中93.52吨茯砖茶调往青海销区。茯砖茶,需要发出金花,制作难度较高。能够独立制成茯砖茶,也表明浙江茶区的黑茶制作又上了一个台阶。

改革开放后,商业敏感度极高的浙江人,看到了黑茶在西北的巨大市场潜力。浙江各地,陆续办起了主营黑茶的茶厂。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浙派黑茶,逐步兴起。

本文刊登于《世界博览》2024年1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