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安相子(又称邢氏纸雕)于2011年被列入《河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故事从一家商号开始。
百年相子
一百多年前,在北京前门大栅栏,有一家名为“恒聚斋”的商号,专门承担皇家寺庙建筑及塑像营造。造庙、塑像,需先制作寺庙古建筑小样,以纸为原料、取泥塑、脱纱、木雕、彩绘、立体纸胎(纸偶)等工艺而成,制作小巧精美。因作品栩栩如生,与实物相像,被人们称之为“相子”。经营“恒聚斋”的商人,就是固安相子第五代传人邢坤的祖先。
1900年,大栅栏失火,“恒聚斋”被烧毁。邢坤告诉我:“固安相子,现在能够保存下来,可以说是经历了许多磨难。这里面的故事,让人心酸……”
邢坤对于相子这门手艺,最初的记忆是在被窝里看孙悟空护送唐僧取经的画。那时邢坤还不知道,这被里原来是家里先人制作的“《西游记》八十一回长卷”画幅,为躲一场劫难才成为被里。
邢坤总是听父亲讲述祖先走南闯北的故事,凭的就是相子这门手艺。他想跟着学,没想到刚一开口,就被父亲拒绝。不解之下,他问为什么,父亲说:“我愿意让你学习相子,但我又怕你以后没办法生活。”
看他无法理解,父亲接着又说:“这个相子,若学了,付出得多,挣钱却不多。同门的艺人,费了一辈子精力,都被埋没,没有出头之日。”
邢坤说:“艺术是抓人的,我让相子抓住了,心一直放不下。”他再三恳求,父亲见他心意已决,便说道:“你若真想学,先听我讲一件事。”
邢家祖先为相子走遍山西、河北的各大寺院,一代代人画下了众多北方寺院的图谱,按图制作相子。但在1966年,相子被认为是“四旧”,邢家近千件相子作品,全部被拉走烧毁。
东西保不住了,让人心疼。左思右想,家里人连夜把“《西游记》八十一回长卷”画幅,用水洗了,做成被里藏起来。父亲说:“祖上数代,都是做相子谋生。但到了最后,被一把火烧了,仔细想想,实在是没什么意思,你还要学吗?”
父亲的话,让邢坤闷在家里想了数日。思前想后,他还是愿意学。父亲长叹一口气说:“你要真是愿意学,那就好好学吧。相子能传下去,我心里也高兴。不过,你以后不要怪我。”
技艺与传承
学艺第一天,父亲对邢坤说了一句话:“切记,我们是手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