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天城
作者 王子豪
发表于 2024年8月
伊豆·天城山·川端康成·松本清张

川端康成的名作《伊豆的舞女》(1926)开篇是这样写的:

山路迂曲羊肠,眼看着就要到天城山了,雨脚自山麓紧追我而来,染白了茂密的杉林。

松本清张

这段叙景的笔法已藏着日后《雪国》(1935)开头脍炙人口的名句“穿越县境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的先声。通往雪国的隧道名为“清水隧道”,坐落于群马县与新潟县的交界,全长9公里,电车在黑暗的山体中穿行,半晌见得前方冒出一点光明,逐渐扩散,最终豁然来至一片茫茫荡荡的白雪乡。而《伊豆的舞女》的物语舞台同样选取了一条隧道——天城山隧道,这条隧道并不通电车铁轨,而是人行步道。天城山隧道开通于1905年,全长400余米,是日本最长的石制拱形隧道。在《伊豆的舞女》中,主人公“我”正是由北向南,急匆匆穿越这条隧道去追赶前方的小舞女一行人。

追赶《伊豆的舞女》

伊豆半岛历来是关东人旅行休养的胜地,三面环海,东临相模湾,西临骏河湾,南望太平洋,亦是古老的温泉乡。在东伊豆,“大室山”形如瓷碗倒扣在大地上,乘坐缆车登山途中可以遥望富士山头雪,因据传是动画电影《你的名字》的取景地而招引众多游客;在南伊豆,下田市的“龙宫窟”是罕见的直径达50米的海蚀洞,一束天光自上洒入,映得进退的海潮斑斓明灭;在西伊豆,“沼津港”自古是东海道交通要冲,形成了著名的海味鱼市。相较于这些旅人如织的热门景点,位于伊豆半岛中部的天城山隧道就显得寥落许多。

古时这里是险要的山关,天城山横断于伊豆半岛中心,南来北往者都须徒步翻越连绵的天城群峰不可,这段艰辛的旅路素有“翻越天城”之称。情况在天城山隧道竣工后有所改善,加之《伊豆的舞女》小说走俏,数次翻拍的电影也来取景,此地也逐渐变成了一处景点。今日,从天城山北部的净莲瀑布起始,踱步于杉桧相交的原始密林,度过水泽上的白桥,走过“山路迂曲羊肠”,便来到天城山隧道,向南直到河津的7座瀑布为止,这条徒步路线被命名为“舞女步道”。步道的起点与终点,都树有《伊豆的舞女》男女主人公的雕像,只不过,净莲瀑布的雕像是两人并肩伫立,小舞女拄着山杖,望向青年学生所指的远方,而在终点河津的7座瀑布,两人似乎被这段约6小时的山路累得够呛,坐在水泽边歇脚闲谈。

本文刊登于《世界博览》2024年1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