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城在哪里?
作者 张程
发表于 2024年8月
莲花池古称西湖,与东流的莲花河在甘石桥折而南流,被认为是唐代幽州城的西城壕。

据《周礼》记载,天下分为九州,幽州为其一,处北方,在幽暗神秘的东北丛林之中,在苍茫寒冷的塞外草原南边,那是农耕民族触达区域的北部边缘。在中原人心目那里戎狄杂处,是朝廷决策格局中的边疆郡县。直到唐朝,国人对于幽州依然带有幽远沧寒的认知,“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刘长卿《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武德元年(618年),隋朝守将罗艺归降唐朝,幽州地区和大唐王朝一道迎来了发展的高光时期。唐前期,朝廷一度升格幽州为幽州总管府、大都督府,管辖八九州,作为征战北方的军事重镇。贞观元年李玄道为幽州都督后,一直到安禄山掌权期间,共有47任长官执掌幽州,除两位亲王遥领外其余45任主政官都由中央派遣,平均每任在职2.6年。狄仁杰、张说、宋璟等名臣都曾治理幽州;广德元年(763年),唐政府以李怀仙为幽州、卢龙节度使,幽州镇由此发端,成为“河朔藩镇”的典型,势力鼎盛时管辖今天的京津两地及河北省中北部地区。到后梁乾化三年(913年)为后唐攻灭止,幽州镇存在长达150年,共历29位节度使,除两位之外都不是朝廷派遣的官员。这29位主政者,素养或贤或愚,任期或长或短,都在风云变幻中调配着各种资源应对挑战,塑造了幽州的诸种面貌。而蓟城始终是大唐幽州的首府。

蓟城就是现代北京城的雏形。侯仁之先生在《北平历史地理》一书中指出:“(北京)目前可探寻到最早城址的是唐代的幽州城。”这里的幽州城,指的是幽州的治所——蓟。侯先生之所以称呼蓟城为“幽州城”,肇因于自西汉设置“幽州”后,幽州是北京使用时间最长的政区名称。事实上,幽州的治所始终在蓟城。因此,狭义的“幽州城”便等同于蓟城。那么,这座北京的根基之城,到底坐落在哪里,又有什么样的景象呢?

北京的根基之城

蓟城城址自魏晋以来应该没有扩建、迁徙,

位于北京市西城區广安门的辽代燕角楼故址标识。
蓟城纪念柱是北京建城之始的纪念性标志物,位于广安门以北护城河西岸的滨河公园内。

但其形制规模至唐代才有明确的记载。成书于唐后期的《元和郡县图志》载,蓟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唐代的1里合今约442.8米。据此计算,幽州城南北长合今3.985千米;东西长约3.099千米,城市面积约为12平方千米。

经过学者们几十年的研究,学术界大致认为:唐幽州城的位置在今广安门一带。东城墙在今烂缦胡同与法源寺之间的南北一线,西城墙在白云观土城台至小红庙村之南北一线,北城墙在白云观至头发胡同一线,南城墙在白纸坊东西大街一线。对照今日的行政区划,大唐幽州城坐落在西城区的西南部。

2006年,在白纸坊桥南探测到大致呈东西向分布的唐代古河道。大约1250年前,李白就是在白纸坊桥南下的船,迎接他的是高大的幽州城南门。他可能看到,装卸工们正紧张地搬运着南方运来的军资粮秣。据此,蓟城南垣应该在白纸坊东、西大街以北,而不是大街沿线更不会在街南。为此,学者张天虹在2014年10月特地携带GPS记录仪进行了部分实地考察定位,得出唐代幽州城南北长约2.8千米、东西约3.1千米,面积约为8.7平方千米,要小于文献记载。

和当时的大城池一样,蓟城也是复城格局,由政治职能的子城和社会职能的罗城两部分组成。子城前身为前燕慕容儁(319—360)所建的宫城。

本文刊登于《世界博览》2024年1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