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举行的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不同于以往在体育场馆内部举办,而是将整座城市幻化成一个宏大的体育场兼剧院,当运动员们坐着船经过巴黎圣母院、卢浮宫、荣军院等巴黎标志性建筑,塞纳河也如同一幅古老的历史卷轴,缓缓地展开在全世界观众的眼前。
作为法国第二长河,塞纳河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地位十分重要。与北边低地国家的贸易通航使得巴黎从中世纪就获得了强大的经济影响力;8世纪的维京人扩张又在河岸的泥土中留下了宝贵的考古财富;到了近代,塞纳河更是成为无数诗人与画家的灵感启发,我们熟悉的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就曾在他的画作中描绘过这条古老悠远的河流。
逆流而上的维京人
公元9世纪,高大强壮的维京人驾驶着做工精良的船在西欧的海岸登陆。起初,他们将活动范围控制在海岸线附近。慢慢地,越来越多的维京人聚集到了更加富饶的西欧大陆边缘,如今的史学家推断这种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很可能源于一次小型寒冷期。无论原因如何,维京人开始顺着注入大西洋的河流逆流而上,在河口建立基地,而塞纳河就是他们选择的路线之一。845年,维京人首次沿着河道到达巴黎,并对城市进行洗劫,在之后的20年中,他们又多次来到巴黎,抢夺战利品,或是索要赎金。864年,查理三世下令在巴黎建立两座桥梁,用以抵抗维京人的进攻。
要知道,当时的巴黎远不是今天向四方延伸的大都市,加洛林王朝统治下的巴黎只是西岱岛上的一个城镇。“西岱”是法语单词“cité”的音译,意思是“旧城”,在军事技术不发达的中世纪,在岛上有利于城市防守,因此,查理三世下令在岛的两侧分别建立一座桥梁。这两座桥的战略性在于它们非常低,几乎靠近水面,两侧各有塔楼把守,以阻挡船只通行。得益于这两座桥,吃水最浅的维京船也没办法靠近巴黎。886年1月,经过两个月的围攻,河滩上生灵涂炭、满目狼藉,维京人点燃三条船,引导它们驶向两座防守桥中的一座,试图将其烧毁,虽然这三艘船很快就沉没了,但是这座防守桥的木质结构还是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几天后,降雨导致河水上涨,最终冲垮了整座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