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武夷山市开车到程墩村,差不多2小时左右。出了武夷山市,几乎一路都是山路。盘山公路两边的红土,唤起我30多年前的记忆。
如今的武夷山最大的变化就是,所到之处皆是茶园。茶叶,布满了武夷山的每一寸土地。目所能及都是茶。睁眼是茶,闭眼是茶,劳动是茶,聊天是茶,吃饭还是茶。茶,已经完全渗透了每一个武夷山人的血脉。只要说起武夷山的大红袍、岩茶、肉桂……每一个武夷山人脸上,都是欣慰与满足。

路,越走越险。越往大山深处,我越是有点不敢相信,我当初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量,一个人、一个麻袋,走那么久、那么远的征途。
马路两边时而是云遮半腰的高耸山峰,时而是宽阔通透的山坳平地,但都无法掩饰它的美和它的媚。
远处翠绿叠嶂的山坳平原上,零零散散的几户人家,不规则地安插在茶园里,点缀了茶园,生动了视野。可谓:小桥流水人家,担柴炊烟茶花……
离表哥给的定位越近,我的心情越是波动。不知道大舅、大妗子现在的身体怎么样了。一别又是五年。尽管表哥每次通话都会说他们身体很好,勿念,但毕竟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
我不知道大舅是否还记得我。表哥说,尽管大舅的身体还算健康,但记忆力越来越差,也经常语无伦次,不知道他到底想说什么。
我曾想过,我为什么会对程墩这个小小的村落有这么深的感情,其实我在程墩修理“防火带”前后也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而已。也许不仅仅是因为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出远门,更重要的是难以割舍大舅和大妗子对我的那份爱与关怀。
表哥和表姐很多年之前就在市里上班了。每次接大舅大妗子进城居住,没几天老两口就嚷嚷着要回程墩,觉得住在城里不习惯也不舒服。

清他。
他们还是怀念程墩的山山水水,更怀念那个已经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宅子。即使现在,大舅也还是继续着砍柴种菜、烧火做饭的日子。表哥表姐拧不过他们,也就由着他们去了。
表哥发了一个视频和定位。视频里,表哥身后那个不经意的小台阶带我走进了记忆,居然还是三十多年前的样子。我就是踩着那个台阶来到了大舅家。人生何处不是攀爬?是的,人生处处都是台阶,不管是上还是下。随着命运的波浪,起伏跌宕。
山路两边的山峰越来越紧密。下了一个山坡,拐进了一个小山坳。程墩村,就在眼前。心情异常激动。
是的,这就是那个阔别三十多年的地方,这里曾经留下过我成长的印记。在我的青春里,它的驻足,看似蜻蜓点水,却烙下了浓重的一笔。
说实话,程墩村变化不大,村头那棵不知名的大树,居然还矗立在村头,枝叶繁茂,在初夏的阳光里愈发翠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