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着生命危险掘金,我在非洲做“华人商户保护神”
作者 陈默
发表于 2024年8月

非洲莫桑比克的一个深夜,一位在纳卡拉港口做海鲜生意的中国商人忽然给徐锡奇打电话求救,语气惊慌。

“有人在我们公司墙上撬洞。”

徐锡奇今年56岁,在莫桑比克经营一家名为优蓝安保的安保公司。他知道,纳卡拉的团伙抢劫行为很严重,劫匪往往带着刀和枪——这几个正在撬洞的劫匪就是如此。他火速安排当地员工前往救援。

幸运的是,撬洞的墙壁背后是一个水箱,拖延了足够的时间。当徐锡奇公司员工赶到时,墙壁还没凿穿,劫匪被吓跑了。

惊魂夜后,这个商人告诉徐锡奇,他原本雇了一家非洲人开的安保公司,但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随着中国企业的浪潮式出海,有中国背景的私营安保企业也在“走出去”,服务于当地华人华侨和中资企业。早在2017年,这个市场的潜在需求或达到千亿美元。

“很多国内安保企业都是从东南亚起步——这里离中国近,风险可控——然后一步步向外拓展到中东等地。”有非洲安保业务的环球保镖公司负责人大雄表示。

而非洲,也成为这些安保企业的惊险掘金之地。在这里,他们被称为“华人商户的保护神”。

“没遭过抢,相当于没到过非洲”

在成为安保公司老板之前,徐锡奇本人也被抢过两次,都是黄昏时分,都在城里。

一次是在一家宾馆门口,劫匪空手抢劫,他幸运逃脱。另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了四五个劫匪,对方拿着七八十厘米长的砍刀,要抢他的钱和手机。他本能地反抗,被劫匪按住,腿被砍了十几刀。

“直到现在,我的腿上还有伤疤。”他说。为了避免国内的家人担心,他从来不敢跟他们提起这件事。

另一次,劫匪扛走了保险箱,里面装着相当于一万多元人民币的现金。徐锡奇当时做木材生意,木材厂经理的肩膀被砍,缝了十几针。

“没遭过抢,相当于没到过非洲。”在非洲的中国人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非洲有54个国家,各国发展情况不一,尽管很多国家资源丰富,商机可观,但社会动荡,秩序不佳。

如今,徐锡奇已经在莫桑比克待了20年,这里位于非洲东南部,是联合国认定的全球46个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同时,这里矿业、能源资源丰富。

在莫桑比克,很多华人华侨曾对他说,自己一年要被抢一两次。不少被拖欠薪水的警察也加入了劫匪行列,“很多入室劫匪往往有一两个蒙面的,他们很可能就是当地警察”。

不过,危机也意味着市场需求。徐锡奇决定,在这个非洲国家成立一家安保公司。

尼日利亚的情况也是如此。王泽钦是一家海外安保公司的负责人。2021年,他派了两个队员去尼日利亚保护一位中国服装商人,一同参与保护的还有当地的士兵。

一天下午四五点钟,中国服装商人的车队行进到郊区时,路旁一个土丘后突然钻出来七八个劫匪。他们手里拿着AK步枪和汽油燃烧瓶,大叫着要他们停车。

车队冲过去后,劫匪开着破皮卡在后面追着扫射。一位当地士兵被打中胸部,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因失血过多死亡。

本文刊登于《知音海外版(下半月)》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