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拍戏的日子,彭于晏与娱乐行业保持着距离。他几乎不上综艺节目或真人秀,作品宣传期外很少见到他的身影。但这不影响他每天被无数网友在社交网络上艾特。不时有网友晒彭于晏给自己帖子点赞、留言的记录,内容从日常吃喝到庆祝生日。艾特彭于晏就像往网络海洋扔进一个漂流瓶,带着愿望漂向他的手机。或者更像放出一只信鸽,一时半会儿后它就可能衔着回信敲门,有时带着一颗小红心,有时是一句问候。凭借这些有分寸的在场感,彭于晏延续着在粉丝心中的形象——阳光、温暖、体贴。
但在真实世界捕捉到彭于晏没那么容易,除非起得够早或睡得够晚。拍完电影《狗阵》后,他领养了参与拍摄的三只小狗,一只是主角黑狗,他给它取名“小辛”,另两只是影片中怀孕的狗生下的幼崽。在台北,他常在早上6点或晚上11点后出门遛狗。不在台北的日子,要么带着家人环球旅行,要么泡在剧组与角色厮磨。
6月15日,《狗阵》上映,彭于晏难得地活跃于线下。此前,这部由他主演的管虎导演作品入围第77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剧组因此奔赴戛纳。首映式上,彭于晏第一次看到成片,放映不到10分钟他就落泪了。与二郎相关的记忆迎面而来,在西北连绵山峦中,人和狗命运交错,协力破阵,力道万钧。
影片中,彭于晏饰演的二郎少言寡语,在苍凉大山和古旧小镇与时间缠斗。二郎曾是小镇马戏团的明星,因过失杀人入狱。出狱后,他不得不重新经历社会化的过程,那是2008年,迎接他的是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在宏大背景下,他游走于病重的父亲、远嫁的姐姐和陌生的人群之间,在与流浪黑狗的相处中互相救赎,重新上路。
最终,《狗阵》获得“一种关注”大奖,小辛的表演获得了狗狗金棕榈评审团大奖。在官方拍摄的获奖照片中,彭于晏搂着它的脖子,眼里阳光灿烂。他代替小辛发表获奖感言:“我在杀青后收养了小辛,因为我无法想象和它说再见。我要谢谢小辛让我和它一起分享舞台,它要我替它说几句话:‘……很高兴在《狗阵》之后和爸爸一起过平静的日子,我在戛纳感受到很多的爱和赞美,我想以后或许我能拍出更多的电影,让更多的人快乐。也许下一次,爸爸和我会一起走上戛纳红毯!’”
在戛纳,一天三次遛狗成为彭于晏及其团队的大事,几乎每位成员都因此多看了好几遍戛纳的午后大海、熹微晨光和深沉夜色。时有戛纳的游客偶遇彭于晏遛狗,几次合照发布后,社交平台出现了“戛纳偶遇彭于晏攻略”。路人指着狗狗问他:“是辛苦的辛吗?”他强调:“是辛德瑞拉的辛。”
戛纳行程结束后,小辛和彭于晏的妈妈回台北,他则到北京开始为电影宣传。他的日程被活动和访问排满。过去,这类露面的留存成为他某个阶段的人生记录。他的形象因此以作品为单位定期更新。随着近年有意无意地减产,更新间隔拉长,生活与戏剧的触手也深入了他人生的更多角落。
拍摄《狗阵》前,他剪了板寸,晒得黝黑,写了人物小传,设想各种拍摄时的场景和表演方法。但到了现场,导演的注意力全集中在狗身上,他的设想全部失效。一条戏最多拍了超过70遍,他脑袋冒烟,方法论抛到一边,只想赶快结束。他看着小辛——它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但每一次都带着动物的天真和自然——竟得以进入另一种表演状态,开始在镜头中生活。
这是此前从未有过的经验。2011年,彭于晏主演了电影《翻滚吧!阿信》。影片中,具有体操天赋的少年阿信经历了一系列青春叛逆期的伤痛,重拾体操梦想,为人生奋力一搏。
为扮演以体操运动员林育信为原型的男主角阿信,彭于晏接受了半年漫长、严苛、搏命的训练。半年里,他只吃白水鸡胸肉,身材几乎接近专业体操运动员。因为练习体操,他的手掌不断被单杠磨破、长水泡,血肉汗水与绷带粘合,只能在训练结束后撕开。拍完后,手上只剩一层死皮。
现在看来,阿信一角与当时深陷低谷的彭于晏形成银幕内外的某种互文。接拍时,他演艺事业停摆,与公司打着漫无天日的官司,未来阴晴不定,手上通告寥寥。看完剧本后,他哭了一整晚,打电话给导演林育贤,希望出演阿信。林育贤回忆,当时彭于晏的处境和阿信非常相似,在寻求一个翻身的机会。剧中的台词因此更掷地有声:“如果你一生只有一次翻身的机会,就要用尽全力。”
影片上映后,彭于晏凭借阿信一角提名第48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他为饰演这个角色所做的准备和付出的种种经媒体和纪录片广泛传播,为他打上“努力、励志、拼命三郎”的标签,在获得重生的同时也影响了接下来的戏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