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当今世界的太空强国,俄罗斯一直对太空域保持高度关注,不断推进和完善自己的太空安全战略,研发太空装备,以保障自身的大国地位。
俄罗斯太空战略发展背景
俄罗斯探索太空的历程可追溯至俄国封建王朝时期,历史悠久。从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理论到冷战时期加加林的实践,俄罗斯人始终保持着对太空的领先探索。
俄罗斯宇宙主义塑造其“太空大国”的意识。俄罗斯宇宙主义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人们对宗教迷信的破除和对理性科学的追求,俄罗斯宇宙主义汲取了哲学、宗教、文学、科学等领域的精华,具备先进的科学性和对探索太空的现实指导性。俄罗斯宇宙主义体系复杂,流派繁多,且分类无法统一。卡久京斯基认为纵使存在不同的流派,但是俄罗斯宇宙主义讨论的核心命题只有一个,即人与宇宙的关系。
古老的俄罗斯宇宙主义把宇宙寓于宗教中,具有封建迷信色彩,同时俄罗斯宇宙主义讨论了人与宇宙的辩证关系,具有理性色彩,激发人们科学改造宇宙的热情,使宇宙情怀扎根于俄罗斯民族。俄罗斯宇宙主义体现了俄罗斯民族“弥赛亚”精神的救世情怀,探索宇宙不仅是为了民族和国家,更是为了全人类。在苏联时期,为社会主义理想而奋斗的俄罗斯人更有一种为全人类而探索太空的使命感,“太空大国”的意识由此催生。
苏联时期的太空实践奠定其能力底蕴。受历史文化的影响,俄罗斯人对太空有着颇为丰富的感性认知,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俄罗斯科学家试图用科学理性解释和探索宇宙。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继承了苏联时期的众多航天遗产,丰富的历史遗产使今天的俄罗斯仍保持着主导太空的渴望。
齐奥尔科夫斯基打通了俄罗斯人通向宇宙的现实道路。1883年,他在著作《外层空间》中论证宇宙为绝对真空状态,火箭可在空间真空环境中工作,因此可作为宇宙航行的工具;1903年的《用火箭推进器探索宇宙》提出火箭公式,论证火箭速度和火箭发动机的喷气速度、火箭自身结构质量之间的关系,为宇宙航行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他还提出了一些列有关载人宇宙飞行的设想,为俄罗斯人飞向太空提供了可行的理论构想。
随着冷战的开始,太空领域成为美苏冷战重要“战场”。1957年8月,苏联完成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的全程试验,同年10月,利用该技术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航天时代。20世纪60年代中期,苏联航天事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1958—1984年苏联共发射科学卫星、技术实验卫星和应用卫星1891颗。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实现人类在太空的第一次航行。此外,苏联还实现了宇航员舱外活动以及飞船空间对接,不断发射深空探测器实现了对月球、金星、火星的考察。70年代后,苏联航天发展进入实用阶段,建立了军民两用的卫星系统,完成了大量的军事科研、国民经济项目。随着苏联解体和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终止,带着苏联时期90%的航天遗产以及百废待兴的体制、资金和人才问题,俄罗斯对太空的探索朝着更加合乎国家利益的方向发展,重启了有别于苏联时代的太空发展之旅。

国际竞争成为俄不断发展太空能力的助推器。国际竞争自古贯今,冷战时期苏联的太空竞争来自于美国,冷战结束后,美国仍然是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首要竞争对手。但随着其他地区国家的发展,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竞争有了更广泛的对象。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仍将美国视为其太空战略的首要竞争对象。从奥巴马的《美国国家太空政策》到特朗普时期的《美国国家太空战略》《美国国防太空战略概要》再到拜登政府发表的《美国太空优先事项框架》,都体现了美国对太空的诉求不仅是单个太空项目的领先,更要打造美国在太空领域的综合性作战优势。与此同时,美国寻求合作,如与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新西兰、英国共同发布《联合作战愿景2031》,打造太空联盟,共同谋求太空领域主导地位。面对美国太空能力建设的不断发展,俄罗斯必须采取行动发展自身实力,应对安全威胁,维护国家安全。此外,来自中国、日本、印度、韩国等地区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也刺激了俄罗斯加快发展太空战略的脚步。
俄罗斯太空战略发展现状
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及适应自身发展需求,俄罗斯发布了系列太空文件并对太空活动提出发展规划,确定了基本原则。2012年,俄罗斯航天局公布了《到2030年俄罗斯空间活动发展战略》草案,将俄罗斯航天发展以2015年、2020年、2030年及2030年后四个时间划分,对每一发展阶段提出了适应性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