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初创时期就有侦察兵,侦察兵的主要任务是获取重要军事情报,在战斗前沿侦察对方的部队番号、人员数量、火力配备及在敌后对敌重要军事目标或交通、通信设施等进行侦察、破坏、打击等。侦察兵是部队指挥员的耳目,所提供的情报为指挥员定下作战决心奠定基础。陆军、空降部队、海军陆战队等军兵种均编制有侦察兵。
20世纪90年代初,人民解放军陆军还成立了特种侦察部队。特种侦察兵具有编制灵活、人员精干、装备精良、机动快速、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等特点。
特种侦察部队的主要任务是袭扰破坏敌方重要目标、敌后侦察、获取情报、紧急解救、心战宣传、特种警卫,以及反颠覆、反特工、反偷袭、反恐怖和反劫持等。
特种侦察部队的装备与一般侦察部队不同,与解放军当年传统侦察兵“一根绳子,一把刀,深入敌后捉舌头”的侦察方式已有天壤之别。他们除配备有先进的步枪、微声枪、匕首等轻武器外,还配有无人机、战场电视、热成像仪、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战场情报处理系统等高科技装备,能在各种天候下利用先进的侦察器材,获取敌人情报。
本文讲述的是人民解放军历史上三位传统侦察兵英雄的故事,而且他们全部是影视戏剧作品中侦察兵英雄的原型。

侦察英雄齐进虎:电影《渡江侦察记》主角原型
电影《渡江侦察记》家喻户晓,电影的主要角色李连长原型就是全国侦察英雄齐进虎。当年齐进虎等人渡江侦察乘坐的木盆,至今仍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1925年2月10日,齐进虎出生在山东省荣成县崖头镇前密文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兄妹5人中,排行老二的齐进虎聪明伶俐,但因家境困难,只读了4年小学便辍学务农。当抗日的烽火燃遍齐鲁大地时,村里成立了各种抗日救国团体,齐进虎的父亲齐福生担任村农救会会长。在父亲的影响下,15岁的齐进虎也参加了青救会和民兵组织。齐进虎身高体壮,聪明好学,在区里的民兵比武中,项项都进入了前三名,是全区有名的“小老虎”。
1945年1月,区里征兵,齐进虎光荣地参加了八路军,从此与侦察兵结缘。齐进虎入伍后,先在县独立营、东海军分区当战士,不久便调到胶东5旅当侦察兵。此后,齐进虎凭着机智勇敢在战场上神出鬼没,侦获大量重要情报,对战役、战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屡建功勋。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前夜,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25师因情况不明,三打黄雀山均遭失利。在这紧要关头,师领导将侦察敌情这一重要任务交给了已担任25师侦察连侦察班班长的齐进虎。齐进虎带上3名侦察员,连续越过敌人3道封锁线,深入敌人驻地芍药山。当摸到张家桥时,与敌人遭遇,齐进虎他们边回击边转移,并设法绕道登上公路埋伏下来,成功地捕获了国民党军第74师51旅旅部派出送文件的通信兵,缴获了国民党“五大王牌”之一的整编74师兵力部署图和作战计划。这一情报为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等领导下决心歼灭国民党军“王牌”第74师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此,齐进虎被授予“师侦察模范”称号,荣立一等功。
1948年9月16日,济南战役打响后,侦察班班长齐进虎奉命带领3名侦察员侦察敌情。在敌人严防死守的情况下,乘着夜色插入敌人的守备圈内,但敌人巡逻时成群结队,无从下手。关键时刻,齐进虎决定冒险一试。
第二天夜里,他们4人在敌人巡逻的必经之路埋伏了下来。不一会儿,巡逻的敌兵便走了过来。待敌人巡逻大队刚走过他们埋伏的地方时,齐进虎猛然跃起,冲上几步,三拳两脚将队尾一个敌军官悄无声息地打倒在地,然后和战友们将这名敌军官捆绑起来,绕过敌人层层工事和据点,返回了部队,获取了大量情报。此后,在济南战役的连续9次侦察中,齐进虎还捕获了敌人一个谍报员、一个司务长、一个班长、一个文书和两名士兵,共6人,从这些俘虏口中获得了大量很有价值的情报。战后,齐进虎所带领的侦察班被上级记集体一等功,并被命名为“齐进虎班”,齐进虎本人也荣立了二等功。
1949年3月,人民解放军进逼长江,齐进虎所在的第27军79师驻扎在巢湖。为了准备渡江作战,上级将侦察黑沙洲上敌人兵力布防的任务交给了齐进虎。
黑沙洲位于芜湖、荻港之间的长江中心,敌人在上面部署了大量的兵力,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3月15日,79师侦察排排长齐进虎带领6名侦察员乘坐一艘小木船,冒雨偷渡到黑沙洲。登上黑沙洲后,他们与敌人斗智斗勇,还顺着电话线找到了敌人的指挥部,偷听敌人的电话,从中掌握了不少情报。经过近一个月的侦察、摸索,他们把敌军的兵力、工事和火力分布等重要情报逐一摸清。
当准备渡江返回部队汇报时,敌人严密封锁了江面和大小船只,甚至连一块齐全的木板都很难找到。天黑后,齐进虎同战友们悄悄地摸到村子里,反复寻找也没有发现船只,但偶然在一个牛棚里发现了一个椭圆形的大木盆。他们把木盆抬到江边,借着夜色强行渡江。当木盆划到江心时,巨大的风浪使整个木盆剧烈地摇摆起来,几乎倾覆。冰冷的江水把大家全身都浸湿了,齐进虎鼓励战友们坚持就是胜利。
天快亮时,大家终于上岸了。在我军渡江的5天前,齐进虎和战友们把敌人的江防情报送到了我军指挥机关。凭借齐进虎侦察组拿回来的重要情报,我军猛烈地向黑沙洲炮击,准确地击毁了敌人所有重要的军事火力点,为渡江部队扫除了障碍。为此,齐进虎被华东军区授予“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称号。
1950年9月20日,《解放日报》在《战斗英雄齐进虎》一文中是这样介绍的:“齐进虎曾立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八次,当选为师战斗模范,获得华东一级和三级英雄奖章各一枚……”9月25日,齐进虎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当选全国侦察英雄,受到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50年11月,齐进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79师侦察队队长,入朝第一战就不幸触雷牺牲。文史作家、志愿军27军烈士后代王安民在《铁血长津湖》一书中记载了这位侦察英雄为国献身的往事:
11月25日,长津湖战役发起前夕,志愿军第27军副军长詹大南带领79师和80师侦察分队,已经在长津湖地区秘密侦察了几天几夜,得知下碣隅里除有美军陆战第1师7团外,柳潭里和新兴里一时还没有发现敌情。
25日下午,北上的美军陆战第1师7团1营、3营进入了柳潭里,长津湖东面的新兴里也发现了美军陆战第1师5团3营一部。
詹大南当机立断:连夜侦察,摸清敌情,分别向柳潭里、新兴里方向派出了两支侦察队。柳潭里方向是79师侦察队队长齐进虎,新兴里方向是80师侦察队副队长曹兴德。
很快,齐进虎一行摸进了美军陆战第1师7团阵地前的一块稻田里。齐进虎借着月光观察后,带头朝几座帐篷匍匐爬去。
可还没有爬出几米远,突然一颗地雷炸响,将齐进虎掀起来又重重地摔在了雪地上。
地雷爆炸声惊动了附近的美军陆战队员,顿时,密集的子弹扫射过来。侦察班班长立即冒死上前,救出了奄奄一息的齐进虎,但他终因伤势过重而牺牲。
值得欣慰的是,志愿军第27军79师侦察队继承了齐进虎的遗志,与80师侦察队出色完成了侦察任务,为79师重创美军“王牌”陆战第1师,全歼美军第7师31团——大名鼎鼎的“北极熊团”发挥了重要作用。
齐进虎牺牲时年仅25岁,被安葬在沈阳志愿军烈士陵园。195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根据《解放日报》的长篇通讯《战斗英雄齐进虎》,拍摄了脍炙人口的电影《渡江侦察记》。
多年后,曾同在79师服役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回忆起齐进虎时,挥毫写下了“侦察英雄齐进虎”七个大字,用以缅怀这位当年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同生共死的战友。

侦察英雄杨子荣:京剧《智取威虎山》主角原型
杨子荣成为全国闻名的侦察英雄有三个原因: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及由小说改编的电影《林海雪原》;京剧《智取威虎山》;杨子荣服役的“万岁军”38军。
杨子荣,原名杨宗贵,1917年3月3日出生于山东省牟平县宁海镇嵎岬河村(今烟台市牟平区文化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