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分销巨头跑赢大盘:强者恒强 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作者 薛宇
发表于 2024年8月

2024年上半年,医药行业下跌21.09%,其中医药流通行业跌幅较小,跌幅为11.6%。以2023年的分销规模论,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和华润医药位列前三位,而这三家医药分销巨头二级市场表现良好,截至7月31日,三者涨幅分别为-5.94%、18.48%和7.56%,跑赢医药大盘。这些医药分销巨头长期以来处于估值低位,2024年医药流通仅11倍左右,底部抗跌能力凸显。这是因为,近几年两票制、集中采购等政策实施下,医药流通中间环节减少,流通企业利润空间压缩,行业竞争压力加大,龙头企业由于在各方面具备较明显的竞争优势,得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业绩增速远超行业增速。同时,医药流通估值低、增速稳定、分红率高的特性,使得行业比较优势更为凸显。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2023年,17家医药流通公司实现收入8383.7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归母净利润149.5亿元,同比下降6.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7.7亿元,同比下降1.1%。2023年一季度-2024年一季度,板块单季度收入分别为2159.8亿元、2129.8亿元、2011.8亿元、2061.2亿元、2180.5亿元,同比增速为16.4%、15.2%、-0.2%、5.9%、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5、45.9、34.8、27.3、41.8亿元,同比增速为21%、-19.2%、-10.8%、-8.9%、0.7%。

2023年7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召开了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视频会议,整治工作为期一年,聚焦全领域、全链条的生产、供应、销售及使用阶段的重点环节和“关键少数”。虽然2023年三季度医药商业板块增速因此受到影响,但从上述单季度业绩增速来看,影响大幅削弱,行业开始恢复增长。

另外,由于2022年四季度流通行业相对停滞后的回补影响,2023年一季度各医药流通公司的收入基数都相对偏高,2024年一季度增速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此种因素的影响。

相较于其他医药生物子行业,药品流通领域整体增速不高,市场关注度不高。2017年后在两票制及集采影响下,药品流通中间环节减少,流通链条缩短,流通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药品流通板块的估值受到压制。

不过,西南证券认为,目前该板块处于历史低位,性价比凸显。

本文刊登于《证券市场周刊》2024年2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