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央行发布多条公告:7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LPR均下调10BP:1年期LPR报3.35%,上次为3.45%;5年期以上品种报3.85%,上次为3.95%。央行表示,自7月22日起,将LPR发布时间由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上午9:15调整为9时。即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80%调整为1.70%。自7月起,有出售中长期债券需求的MLF参与机构可申请阶段性减免MLF质押品。
本次为LPR改革以来第二次全面降息10BP,上一次为2023年6月。在二十届三中全会闭幕后随即降息,时点略超市场预期,推测降息用意主要为释放信号+提振贷款需求。6月社融存量增速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8.1%,企业中长贷和居民按揭均恢复较弱,30城商品房销售成交面积同比增速虽有回升,但仍未转正。此次全面降息加大政策力度,有望提振下半年实体企业贷款需求。
1年期LPR为何此时降息?近年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加上汇率存在一定压力,1年期LPR降息动作略显克制,但2024年4月初“手工补息”禁令出台使得银行存款成本切实下降,再加上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为本次降息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深化
7月22日,央行发布公告,主要内容如下:1.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如下:1年期 LPR为3.35%,5年期以上LPR为3.85%,均较6月报价均下调10BP。同时,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8%调整为1.7%,亦下调10BP。2.为增加可交易债券规模,缓解债市供求压力,自本月起,有出售中长期债券需求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参与机构,可申请阶段性减免MLF质押品。
此次降息符合预期,LPR挂钩7天OMO,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深化。7月MLF按兵不动,但本次7天期OMO和LPR同时下调10BP,预计LPR此后将锚定7天期OMO利率。6月19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上演讲表示:“未来可考虑明确以央行的某个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目前看,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担了这个功能。其他期限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可淡化政策利率的色彩,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传导关系。同时,持续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针对部分报价利率显著偏离实际最优惠客户利率的问题,着重提高LPR报价质量,更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
MLF作为政策利率的色彩和作用将逐步淡化,锚定短期有利于资金定价更加市场化。MLF利率由市场化招标形成,反映了银行获取中期基础货币的平均边际资金成本,而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均采用短期利率作为政策利率,国内政策利率逐步向国际接轨。从锚定中期转向锚定短期,这意味着资金定价将更加市场化,缓解当前存贷款定价不同步的问题,7 天OMO利率成为新的参考基准,银行可以更快速地调整贷款利率,使之与短期市场利率保持一致。
减免MLF抵押品,进一步平衡债券市场供需。2024年长债收益率较快下行,央行前期多次公开提示长债利率风险,且在7月1日宣布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增加债市供给。国债收益越低,亦可能导致外资加速流出,进而影响人民币汇率。当前市场满足MLF要求的可质押债券较少,此次阶段性减免MLF是前期干预债市政策的延续,有助于进一步平衡债券市场供需。
美国降息预期升温,汇率约束或减弱,国内经济仍呈现弱复苏,降息在预期内。国内经济仍处于弱复苏阶段,国内降息受汇率和银行息差制。
一方面,汇率受中美利差约束,但美国5-6 月CPI不及预期,美国降息预期升温,中美利差可能从低位逐步修复走阔,人民币汇率压力减缓, 国内降息掣肘减弱。另一方面,根据中泰证券的测算,一季度上市银行负债端成本环比下行4BP,前期存款利率调降已初现成效,而本次降息幅度温和,且前期手工补息整改对银行行业负债成本整体有利好影响,可对本次降息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