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全国各地方国资国企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在这一战略部署的引领下,上海国企正以实际行动响应中央号召,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推动国企改革加速。
从罗泾港区集装箱旧码头改造项目的智能化升级,到上海水产集团的全球产业布局,再到浦发银行的“数智化”战略……一系列项目的启动不仅彰显了上海国资国企在改革道路上的坚定步伐,更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贡献了上海力量。
上海做强做优做大国企的决心与实力
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由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港集团”)负责运营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罗泾港区集装箱一期现场,目睹了先进自动化码头的正式开港盛况。现场,桥吊、轨道吊、AIV(智能水平运输车)等先进装备繁忙作业,却很少见到工作人员的身影。
作为国企的上港集团,在此次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项目中,充分展现了其在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方面的决心与实力。
上港集团相关负责人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该码头是我国首个系统化旧码头改造项目。建设内容包括1个10万吨级泊位和4个1万吨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高达260万TEU(标准箱)。
上港集团是上海港公共码头运营商。7月,上海港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成绩单:集装箱吞吐量超过480万标准箱,创下了月度历史新高。

该负责人表示,上港集团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行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枢纽港口,提升我国经贸发展的能力和韧性。大力推进“南联北融西进”战略,增强服务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的能力,通过大力发展水水、铁水、海铁等多式联运,集团服务辐射区域进一步拓展,集疏运体系的韧性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通过绿色智慧港口建设,积极致力于港航数字化发展,提高港口作业和口岸通关效率,提升在全球港口中的话语权。
未来,上港集团将加快推进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二期工程、小洋山北侧开发等重大港口建设项目,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线,以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为导向,打开上海港高质量发展和未来箱量增长新空间,打造新一代智慧绿色港口。
在上海市新一轮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背景下,上海水产集团积极响应,围绕高蛋白海洋食品主业,制定了一系列具体规划和目标,旨在进一步强化全产业链经营,提升核心主业利润水平,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