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企一策”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
作者 石青川
发表于 2024年8月
成都高投电子集团主导建设的成都智算中心

作为我国西部经济增长最迅速的省份之一,四川省国有企业对经济的带动效应十分明显。据四川省国资委统计,2023年,四川省地方监管企业利润总额位列全国第三,创历史新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此前进行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正在进行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四川是如何布局的?接下来又该如何发力?

科技投入成四川国企重点比拼领域

在今年年初四川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冯文表示,四川省国资委今年将完成70%以上的主体任务。根据四川省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四川省地方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位列全国第5、第7、第3,创历史新高。

2023年四川省地方国有企业上缴税费1379亿元、同比增长14.2%,省属企业上缴国有资本收益13.38亿元、同比增长12.9%。

多项数据创新高的背后,反映了国企发展动能正在持续释放。

四川发展(控股)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发展”)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景平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四川发展2023年合并报表资产规模近2万亿元,营业总收入4251亿元,利润总额210亿元,缴纳税收178.79亿元,2023年获国际“A”信用评级。

成都高投旗下的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同样收获了不错的业绩。

2023年以来,有一家公司被四川业内称为 “成都智能终端链主”,这便是成都高投电子集团重点培育赋能的企业——华鲲振宇。这家2020年成立的企业,一现身就成为行业“黑马”,2021年实现营收10.86亿元,2022年业绩逆势倍增达到34.24亿元,2023年营收近80亿元……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四川国有企业在科技领域对国有资本的高效利用。

成都高投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透露,2022年改革整合之初,电子集团首先剥离了原有的公共基础设施代建业务和房地产业务,彻底向产业实业转型。两年多以来,电子集团通过围绕本地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投资、培育链条上下游的关键环节企业,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慧城市与新创三大赛道已初步形成实业集群。

“比如,在集成电路领域,电子集团投资了莱普科技、芯进电子、明夷电子、英诺达、爱旗科技、仕芯半导体、芯火微测等企业,覆盖工业设计软件、高端芯片设计、中试、芯片测试等重点环节。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1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