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允许恶意“碰瓷”企业
8月20日,拥有29万粉丝微博某账户因造谣“小米受国外资本控制”等不实言论,发布对小米的道歉信。此前一天,有微博用户因为造谣“华为公司买水军黑小米”等内容,向华为公开道歉。
近年来,全国各地密集“出招”优化营商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但还有一些网络账号通过发布虚假信息、负面信息,搞“标题党”等,诋毁企业形象、干扰企业正常经营,给民营经济发展带来了负能量。
其实,干净健康的营商网络环境也是生产力,营商网络环境好,企业家就能安心搞经营、专心谋发展。依法惩治“按键伤企”行为,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的关键所在。
自媒体恶意“碰瓷”企业
去年9月,“网传刘强东套现、被泼漆等不实新闻,原发平台已致歉”的消息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稍早前的“曹德旺炮轰特斯拉涨薪”等网络谣言,也被恶意加工传播。
无独有偶,2024年初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公司年会上的演讲同样被恶意剪辑,不少自媒体炮制诸如长安汽车董事长炮轰宝马奔驰为落后产品等文章,并有将网络舆论向国产汽车骄傲自满等方向引导的苗头。
这类国内企业家被自媒体恶意“碰瓷”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
一家全国连锁超市企业负责人就深受其害。2022年4月初到今年4月,因企业资金出现重大危机,导致公司进入司法重整程序,一些谣言通过“爆黑料”“泼脏水”“蹭热点”等方式呈现裂变式传播,给企业造成很大影响。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1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