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乱局中的美元霸权
作者 钮文新
发表于 2024年8月

不久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召开“紧急记者会”宣布了一个决定:放弃参加将于9月举行的自民党总裁选举。按照日本的政治规则,这意味着在选出自民党新总裁后,岸田将辞任首相职务。他为什么突然作出这样的决定?表面看,自民党“黑金”丑闻不断发酵,导致内阁支持率长期低迷,而岸田文雄一直无力回天,从而引发党内对未来大选前景的担忧,也使岸田失去党内支持。

但是,还有另一只手在背后影响日本政治:美国。根据历史和现在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研判:美国要求日本充当压制人民币的“马前卒”,以日元贬值带崩亚洲各国货币,尤其是人民币,逼迫亚洲资本继续流向美国,一来利用日元作为美元指数第二大“篮子货币”地位,让日元贬值帮助美元指数坚挺;二来日本保持低利率为美元降息提供有利条件。岸田文雄扛得住这种压力吗?一个不容回避的严重事实是:对资源大量依赖进口的日本而言,日元大幅贬值必然带来进口价格高涨,使日本国民不得不承受“输入性物价上涨”的威胁。

岸田文雄面临“两难”,依从美国会被本国国民驱赶下台,依从国民又将面对美国的压力。于是,岸田政府必须在日元加息问题上小心翼翼,该加息不敢加息,该大幅加息却选择小幅加息。所以日元结束零利率之后,一直按兵不动,但日元大幅贬值迭创纪录的现实,逼迫日本政府不得不再次祭出加息工具。7月31日,日本央行宣布加息15个基点,将政策利率上调至0.15%~0.25%。

15个基点的加息,低于25个基点的标准单次利率变动幅度。按说,这是非常温和的动作,但效果却出乎世人预料:日元加息之后的第二天8月1日(周四),日经225股价指数下跌2.5%,8月2日(周五)下跌5.81%,8月5日(周一)史所罕见地暴跌12.4%。与此同时,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股价指数3个交易日分别下跌1.21%、1.51%和2.60%。更严重的是,日元加息、日元升值重挫美元指数,8月1日之后的3个交易日,美元指数从104.34重挫至盘中最低的102.18。据华尔街一家国际投行测算:此次美元指数下跌,日元升值因素占比达43%。要知道,日元在美元指数中的权重仅为13.6%。

美元指数因为日元加息、升值而下跌,导致人民币顺势升值。这是否打破了美国对华“金融战”的战术步骤?至少,在美联储降息预期极其强烈的背景下,日元突然加息,哪怕幅度只有小心翼翼的15个基点,也会导致极度敏感的华尔街更加神经兮兮。如此所为谁来背锅?岸田文雄。这不奇怪,“二战”后日本实际一直是美国战略的“马前卒”。

日本要借势上位吗

为什么日本政坛如此多变?其执政党试图在战败后,从国际地缘政治变化的夹缝中,找到日本崛起的机会。从历史来看,自民党大佬佐藤荣作在1964年11月9日到1972年7月担任首相期间,遇到了一个重要机会:美国对越战争。此间,日本给美国充当“前线服务中心”的角色,为其经济赢得了长足发展。

现在,日本似乎再次看到重大机会:美国对华战略发生重大转变。实际上,前首相安倍晋三恰恰是利用了这个机会,一方面充当美国对华战略的“马前卒”,以此换取美国减少对日本经济政策的管制,于是就有了货币、财政“双极致”的所谓“安倍经济学”;另一方面,通过美日军事协同,全力推进日本扩军政策。

安倍、菅义伟、岸田文雄等一众自民党大佬的心思明摆着,无非就是要借重日美同盟,通过在亚洲挑事儿,为“自我松绑”寻找借口,而且让美国拿日本没辙。

但岸田文雄迫于日元贬值给国内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以及国民对物价的不满,尤其是食品和能源价格没完没了的“两位数”上涨,也只有得罪美国,或者说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背离美国意愿——以加息手段推高日元汇率,减低国内输入性物价上涨压力。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1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