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创投这样打造耐心资本

今年以来,发展长期资本、壮大耐心资本频频出现在中央的重要决策文件中,尤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进一步为创业投资指明了发展方向,也强调了国资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作为国资创投的先行者,1999年由深圳市政府出资并引导社会资本出资设立的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以下简称“深创投”)一直被视为“示范生”。目前,深创投管理着186只私募股权基金、16只母基金、22只不动产基金,各类资金总规模约4811亿元。
“耐心资本的占比将会提升。”深创投相关负责人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作出这样的预测。
深创投方面认为,随着国家逐步引导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长线资金加大对创投行业的配置力度,耐心资本占比将会提升,创投机构所管理基金的整体期限也会随之延长。
“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将成为主旋律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6月26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创业投资具有“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典型特征,更加适应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没有创业投资的支持,科技创新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很多“小巨人”“独角兽”等创新型企业也难以像今天这样发展壮大、快速成长。
“未来,‘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将成为创投行业的主旋律。”深创投相关负责人预测,随着耐心资本增加,创业投资将进一步回归价值投资、长期投资,投资阶段将会更加前移。
该负责人介绍,在硬科技投资时代,投资更多看技术壁垒、看团队特质、看行业趋势,风投机构需要强化研投一体的深度,“自上而下”梳理投资机会。
“我们在硬科技投资和投早、投小、投长期方面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 深创投相关负责人讲述了得之不易的积累。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1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