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要容得下农民的大箩筐
作者 侯隽
发表于 2024年8月

近日,贵州省贵阳市的252路公交车火了。

每天清晨,252路驶出站台,背着背篓、挑着担子的菜农们,早已默契地在站点排好队。当公交车停靠稳当后,大家相互搭把手,将瓜果蔬菜陆续搬上车。原本坐人的座位,“坐”满了贵阳本地蔬果:金黄色的大洋芋、鲜嫩的豌豆尖、鲜红的毛辣果……

这些蔬果搭乘252路“惠农专线”,一路晃荡到达菜市场,被早起的市民相中,成就一桌桌热气腾腾的餐食。

无独有偶,此前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也火出圈。

这条地铁线上,每天都有一群老人背着背篓搭乘着去市区卖菜。当地人给这条地铁线起了个名字,叫“背篓专线”。这条专线,不仅为进城农民减少了出行的曲折,更为城市居民带来了生活的便捷,增添了城市烟火气。

贵阳公交集团和重庆地铁集团通过与农户、社区的密切合作,建立了完善的产销对接机制。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1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