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安全方面的对华压力不会减弱
发表于 2024年8月

孙成昊:美国官方使用“印太”概念始于特朗普任内,他2017年访问亚洲期间提出“自由开放的印太”,称将关注从东北亚到东南亚、南亚和大洋洲包括太平洋岛屿的各个角落。五角大楼同年推出“印太战略框架”,提出加强与地区盟伴国家关系,提高美国军事能力和存在,核心目标是制衡中国在地区拓展影响力。拜登政府2022年2月推出《美国印太战略》文件,设立军事安全、经济、基础设施、共同价值观等支柱,使之成为一项综合性区域战略,后又组建美英澳三方安全联盟(AUKUS),强化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合作(QUAD),提出“印太经济框架”(IPEF),并且明确“形塑中国周边战略环境”的目标。现在AUKUS、QUAD等小型盟伴圈呈扩大之势,日本、韩国、菲律宾、新西兰已经或正在加入或参与某些功能性合作。

美国的防务政策有着跨政府任期的连贯属性,“印太战略”亦是如此,其部署以干预台湾问题、西太海上问题为抓手,剑指中国,试图对冲、破坏我国经略多年建立起来的有利地区环境。但特朗普深知美国在海外的经济和援助投放能力捉襟见肘,有可能让“印太战略”实施的重点仍回归军事安全层面,要求战略和军事部门就强化“第二岛链”提出更具体方案,以期集中有限资源实施离岸制衡、成本强加,实现遏华效果的最大化。

2016年特朗普当选后,曾公然接听蔡英文祝贺电话,随后连续在社交媒体上指责中国“操纵汇率”“对美产品课以重税”“在南海建巨型军事设施”,显示出打“台湾牌”的意图。

本文刊登于《世界知识》2024年1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