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铁幕”的尝试(下)
发表于 2024年8月

二 “铁幕”两端

美英用什么方法来尝试打开欧洲的铁幕呢?

首先是政治上的直接干涉。在匈牙利,美英曾公开支持法西斯的青年组织,煽动反苏反红军的宣传。对保加利亚,美国曾要求在三个月举行自由而公开的大选,同时要求改组保国现政府,容纳反对党的阁员。对罗马尼亚,美英曾屡次向罗政府抗议,认为未能依照诺言,举行普选以给予人民各项基本的自由。对波兰,美英也发表过正式申明,认为波兰政府不民主,因是而受到波政府的猛烈回击。对南斯拉夫,美英尤为痛恨,邱吉尔之流居然称南国为“警察国”或“独裁国”,并一口咬定铁托是莫斯科的死党。总之一句话,每一个巴尔干国家的新民主主义政府,在美英看起来都是不顺眼的;她们坚持要赶紧举行普选,同时则暗中扶植各该国的反动力量,希望在普选中使这般反动派得到优势,以便增加美英对这些国家的发言权,逐渐摆脱苏联的影响。

其次是经济上的阴谋直接间接控制。从直接的方面说,要求开放多瑙河的自由航运,要求巴尔干商业机会均等,扣留多瑙河上各国(不分敌友,就是欧战期间的盟邦如南斯拉夫,也非例外)船只以胁迫各国接受她的意志;凡此措施,目的都在用经济渗透的方式直接打开铁幕,趁苏联经济复兴未完成之前,把巴尔干的经济命脉握在自己掌中。再从间接方面来说,美国曾屡次企图通过贷款的经济行为来完遂某些政治企图。美国对巴尔干国家的贷款方式采取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冻结贷款”,即把苏联势力圈内各国放款计划,暂时冻结起来,“等待各该国内部情形能与美国所表示的意向相符时,再予解冻。”另一种是“应时贷款”,譬如四月二十四日美国务院宣布借予波兰九千万美元,而以波兰必须保证“自由选举”为交换条件,并且说明,“以后是否续借,将视波兰是否履行其诺言而定”。但在五月间,美政府即借口“波政府拒绝取消新闻检查制,且不将该国对其他国家经济关系完全向美国公开”而停付;直至被复决前夕,美国忽然又宣布决定全部借贷;但不到二十四小时,又改变初衷声称,“贷款中由进出口银行担任之四千万美元部分,应暂停支付,以待波兰之履行某些义务”。美国这种时而拨付时而停付,付一部分留一部分的方式,实在令人惊奇不置,但美国之企图利用贷款来完遂政治上打进东欧铁幕的企图,则是昭然若揭了。

以上是就打开铁幕的一般企图而言。在整个铁幕中,有两个地方是美英所特别注视,丝毫不肯放松,屡次尝试着要由这里冲进铁幕去的。这两个地方就是铁幕北端的德国和南端的南斯拉夫。

以德国而论,目前德国四个占领区中作风各殊,不相往来,仿佛是四国瓜分的态势。在苏军占区中,土地被重新分配,卡特尔制度被彻底消灭,纳粹分子被监视或再教育,各民主政治党团的联合阵线被鼓励。在英军占区中,仅仅煤矿被收归国营而置于英军监护之下,革命运动被压制绞杀,纳粹军事机构被有意保存,占领军当局特别鼓励组织社会民主党之类的政党,并支持其担负政治任务。美军占区中政治作风大体与英军占区相同,而在经济政策方面却比之更为消极放任。法军占区则除力图控制鲁尔、萨尔两区外,无论政治经济作用都嫌不够积极。像这样四个占区各朝不同的、甚至是绝对相反的政治经济方向发展,结果当然不容易获致一个共同的政治经济最后政策,而使德国走上统一复兴的道路。为了要打破苏联在德国的铁幕,美国目前的决策大致是:(一)停止德国应该依据波茨坦协定偿付苏联的赔款(拆卸机器为抵);(二)停止解除德国工业的计划;(三)进行美英法三个占区的政治经济合并统一运动,即以此孤立并对抗苏军占区;(四)积极进行所谓西欧集团,索性把欧洲分成东西两半,准备未来的总决斗。

本文刊登于《世界知识》2024年1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