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持续建设向北开放新高地
作者 刘彩霞
发表于 2024年9月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与全球合作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9月和10月,我国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旨在通过借用古代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截至目前,中国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截至2023年6月,我国在共建国家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100多个,累计投资近700亿美元。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展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也有效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推动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带来了一系列发展机遇。

乌兰察布向北开放的有利因素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距北京市240公里,是内蒙古自治区距离北京市最近的盟市,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的重要枢纽,自古就是草原丝绸之路、欧亚茶驼之路的交通要冲,见证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灿烂辉煌。如今,乌兰察布市已然成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是首批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城市,境内有2条高铁、6条铁路、6条高速公路以及6条国道交汇。乌兰察布市通过加强区域合作,持续推进自身建设提质增效,对外开放的活力不断显现,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作用日益彰显。

乌兰察布市与二连浩特市通过集二铁路和二广高速公路项链,二者均为我国内陆地区与俄蒙等国家往来的干线通道和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中欧班列集散中心加快建设,中欧、中亚、中蒙、中老班列在此集结,累计开行班列700余列。2016年,乌兰察布市被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列为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2018年,乌兰察布市入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4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