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宸:非遗服装文化如何与现代设计擦出时尚火花
作者 刘腾
发表于 2024年9月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服装文化——这一曾在历史长河中引领潮流的元素,重新在时尚界占据一席之地。通过与当代艺术、时尚和创意设计的结合,非遗服装文化以时装秀、流行发布、展览、论坛、沉浸式体验等形式焕发新生。这不仅展示了非遗的内在活力和长期价值,还让人们领略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如今,非遗已融入日常生活,变得触手可及。为了探讨非遗服装文化的传承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及其前景,我们采访了青年服装设计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者王智宸。

问:你好,请简要介绍一下你的学习、研究和工作经历。

王智宸:我本科和硕士均就读于韩国庆熙大学,分别攻读服装设计和纺织品时尚设计专业。在学习过程中,我意识到单纯的设计学习难以深入理解服装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元素,因此,我选择攻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博士学位,专注于研究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亚洲古代服饰及文化、粟特文明等。在此期间,我在相关期刊上发表了多篇专业文章,如《敦煌莫高窟的联珠纹图案》《中国甲胄的现代化应用》以及《中国服装设计科技助力与文化传承》《银发时尚服装的未来发展前景与设计理念》等,相关技术已申报发明专利并受理。目前,我担任苏州国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致力于服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行业科技与产业的融发展。

问:如何理解非遗服装文化的底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王智宸:非遗服装文化蕴含着历史与民族特色,展现了人类对服装文化的历史性理解和追求。其内容广泛,涉及服装的款式、色彩运用、图案设计和制作工艺等多个层面,既体现了人们的审美观,也映射了相应的社会风貌与习俗。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4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