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小姐”,颠覆选美?
作者 王悦
发表于 2024年8月
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摩洛哥网红肯扎·莱莉

“赢得AI小姐,激励着我继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不仅是一个工具,也是一种变革性的力量,能够挑战现有规范并创造前所未有的机会。”

发表这段获奖感言的,是一位名叫肯扎·莱莉的摩洛哥网红。“她”并不是真人,而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角色。在7月8日落下帷幕的全球首届“AI选美大赛”中,莱莉从超过1500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夺得冠军,赢得“AI小姐”(Miss AI)的称号。同时,她还赢取了高达1.3万美元的奖金。

莱莉身着摩洛哥传统服饰,头巾裹住头发,在Instagram上有近20万关注者,在TikTok上有超过4.5万粉丝。尽管莱莉发布的影像、声音和文字都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但她的一颦一笑皆栩栩如生。

选美大赛的参赛者凭借的不只有美貌,还有鲜明的个性和前卫的主张。一位名叫艾亚娜·彩虹的参赛者“人如其名”,她的头发也设计成彩虹色,突出她所支持的理念。

实际上,真正参与比赛的是这些AI角色背后的创作团队,1500多个参赛角色背后有超过1万名AI团队成员。他们向Open AI、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等程序输入文本提示,生成出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评审则根据“美感”“技术”“社交媒体影响力”这三大标准进行评审。

尽管主办方设定了多维度的评价标准,但比赛的结果还是让很多人失望。AI美女并没有摆脱传统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而是强化了这些印象。

“难产”的选美大赛

这场号称“全球首届”的AI选美大赛一度“难产”,公布前十强入围名单的日期一延再延。原定5月10日揭晓结果,之后变更到5月20日,又调整到5月28日。直到5月30日,主办方才公布入围名单,由来自印度、摩洛哥、罗马尼亚、土耳其、法国等国的10位AI美女角逐冠军。

对于入围名单的“难产”,主办方Fanvue的联合创始人威尔·莫南奇解释道:“该奖项显示了AI领域创作者的参与程度,入围名单的水准令人难以置信。”所以要想从里面挑出获胜者非常困难。

早在4月中旬,这家英国订阅社交媒体平台就高调宣布,推选首个世界AI小姐,表彰近年来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的虚拟明星。因为创造这些AI模特需要大量的技能、时间和精力。他们甚至找来世界人工智能创造者大奖(WAICAs)为赛事背书。

年满18岁的AI模特创作者就能参与赛事,而且也没有限制提交AI作品的数量以及所使用的工具,只要是完全由AI生成的女性角色就能获得参赛资格。

参赛门槛不高,但要想获得评委的青睐,要满足三大标准。

首先当然是美感,不只是外貌美,气质和谈吐也要优雅得体;其次是技术,创作者的技术功底要足够扎实,才能够将手和眼睛周围的细节处理到位;最后还要有人气。参赛角色要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累积足够的影响力,她们与粉丝的互动次数、受众增长率以及对Instagram等平台的使用都会纳入考量。

AI模特艾塔娜·洛佩兹

为了“公平”起见,评审团的组成一半是真人,另一半也是AI网红。

“AI小姐”的评选,是在选美行业式微的背景下举办的。

本文刊登于《看世界》2024年1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