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卫科研机构与外国的合作
作者 周永生 王杉
发表于 2024年9月

近年来,日本通过海外军事技术合作,尤其是同欧美大国进行军事技术合作,获得了先进军事技术及对方国家的军品市场,满足同中国竞争、防范俄罗斯和朝鲜等国的需要,提升日本在发达国家和同盟国家当中的地位。日本同美欧的军工技术合作,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双赢或多赢的格局,扩大了日本的军事合作广度,推进了日本军事合作深度,不仅给日本提升本国防卫军工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军事实力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也提升了日本国家的软实力、国际形象与国际地位,并有利于盘活日本濒临衰退的军工企业和军事技术。在2022年12月16日,日本政府出台安保政策三文件,即《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防卫力整备计划》,为日本未来军工企业和军事技术的大规模发展,开启了利用全球化优势的通道。

加强对日本防卫科研机构国际合作研究及动态跟踪、学习其优点、借鉴其经验教训,对未来的发展将十分有益。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23年11月3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问菲律宾

日本防卫科研机构与外国合作的机构与机制

从机构和机制层面来看,日本军事技术和武器的对外合作,一般由防卫省防卫装备厅主导。防卫装备厅下设有装备政策部、技术战略部等。其中,装备政策部主要负责装备政策的策划,推行强化军工产业基础的政策与行动,同时,负责同外国进行防卫装备与防卫技术的交流、合作。技术战略部主要负责制定国防科技发展,包括颠覆性技术发展的战略规划。

在对外交流合作方面,先由装备政策部立案,并同防卫装备厅的技术战略部等各个部门进行协调,然后上报防卫装备厅批准,再由防卫省批准,最后进入实施阶段。在这个过程当中,装备政策部还随时可与军工企业的负责部门进行联络,由他们共同参与,同外国的军工企业进行对等交流与合作、洽谈合作项目、推销本国产品,或者购买对方国家的产品等。这是属于日本防卫科研机构在日本防卫省防卫装备厅主导之下,与外国军工部门具体的合作机构与机制。

从更宏观的层次来看,由日本国家层面主导的军事合作,也覆盖了日本防卫军工研发机构与外国军工机构合作的内容和范围。岸田政府执政以后,十分重视对外军事合作,分别与英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签署了具有“准军事同盟”性质的“互惠准入协定”,即“部队间合作便利化协议”,旨在为日本与各国提供军事训练、军队驻扎、军事行动的双边防务和安全条约。据此,允许两国军队携带武器在对方领土上部署,并可参与联合训练和救灾工作,军人在对方领土犯罪或造成事故可以依法处理。

全球空战计划(GCAP)

2022年12月16日,日本政府关于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内阁会议的决定中规定,对伙伴国家军队可以进行支援,在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上决定了“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OSA)的实施方针”。这一方针的本质就是打着维护日本国家和地区安全的旗号,强化对伙伴国家的军事合作与军事援助,包含军事科技研发合作。这种由日本政府牵头的对外军事合作,一般都属于两国或多国军事关系当中的大门类,自然也包括防卫军工科研部门的武器与军事装备研发合作。因此,这种由政府最高领导人和政府高层介入、国家层面的军事合作,实际上也是日本防卫科研机构与外国合作机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只有有了政府最高领导人和政府高层的介入,防卫科研机构与外国的防卫军工研发合作才能够更加广泛、更加深入、更加持久。因为只有两国关系当中军事合作的大政策得以打通,其所属的防卫军工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才能够有效进行。

2023年11月3日,岸田文雄首相访问菲律宾。此次访问的重点在于推动日本与菲律宾的军事合作,加强菲律宾的海上监控力量,以便在南海地区加强制约中国的力量。日本向菲方提供了总金额为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932万元)的5套固定式海岸监视雷达,分别部署在菲律宾的5处沿海点位。这是日本首次使用友军支援框架OSA。为此,日本还要向菲律宾提供5套雷达相互之间所需的通信系统。两国高层达成军事合作协议之后,日本的防卫军工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就将开足马力进行研发和生产,并最终将其运送到菲律宾,帮助菲律宾军方进行安装和调试,进行后续的技术指导工作。

日本防卫科研机构与外国在合作法律政策上的突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受到战前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教训,日本很长时间内几乎不对国外出口武器。除了和美国有较多的军事合作以外,同其他国家很少有军事合作。

本文刊登于《军事文摘》2024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