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联酋地处海湾地区霍尔木兹海峡关口,扼守海上交通要道,战略位置异常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地区冲突不断。为了确保政权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保证经济平稳以及扼制地区争端,阿联酋长期耗费巨额资金高价购入全球先进军事装备,却面临着安全保障受制于人、外汇支出巨大以及军事装备多样化引发的后勤保障复杂等难题,发展自主国防工业能力迫在眉睫。
阿联酋通过成立Tawazun(平衡)经济委员会长期贯彻执行贸易补偿协定,结合2030经济愿景,积极促进国家经济多元化发展,加速推进国防工业产业重组整合,鼎力推动海外收并购、联合研发、技术引进、合资建企等多种模式,旨在快速提升自主国防工业能力。从发展现状看,该国自有防务产品已涉及大部分主流领域并表现出一定竞争力,为其进一步推进国防工业自主化、本土化,更好地保障国家主权完整和安全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发展动机:中东小国,未雨绸缪
随着“东升西降”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大国战略急剧调整,特别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美欧势力加紧布局亚太地区,俄罗斯深陷乌克兰战争分身乏术、自顾不暇,中东地区地缘格局逢时加快重构,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等海湾国家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大力促进国防工业自主化、本土化已成地区潮流。其中,阿联酋发展本国国防工业起步最早,决心最大,成果最佳。
发展自主产业,摆脱对域外国家的依赖。根据SPIRI数据,2000—2020年,阿联酋连续跻身武器进口国前十名,在外国军事装备采购方面支出近千亿美元,其中从美国进口的军事装备占比超过50%。阿方战斗机、远程/中远程防空导弹等高技术装备完全依赖于欧美。作战飞机采购了美国F-16E/F和法国幻影-2000及阵风战斗机;防空产品已采购美国萨德反导武器系统、爱国者中远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和俄罗斯潘泽尔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等;对地打击导弹武器系统已采购美国HIMARS高机动性火箭炮系统、陆军战术导弹武器系统以及GMLRS制导火箭弹等;空地产品已经有哈姆反辐射导弹、小牛制导导弹、风暴阴影巡航弹、JDAM、Paveway制导炸弹以及海尔法、魔爪、蓝箭轻型制导导弹等产品;海防产品已采购飞鱼反舰导弹、Marte-2反舰导弹和海麻雀、RAM-II舰载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等。军事装备严重进口依赖,部分装备使用甚至需要事先向美国报备,使得阿联酋国家安全受制于人,亟需发展自主国防工业能力。

整合国内装备混乱局面,构建有效的装备后勤体系,努力实现自主可控。多年来,阿联酋军方装备了来自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土耳其、俄罗斯、中国等国家的武器装备,其装备种类之多,系统之复杂,严重增加了后勤维修保障的困难。而军事装备供给通常随着域外大国的地区政策的改变而受影响,这也为阿联酋进口军事装备的零备件配备、维护维修等方面增加了不确定因素。因此,阿联酋亟须“以我为中心”,构建自主国防工业体系,打造自有防务产品、设施以及工具工装、备件等供应链,全力争取早日实现军事装备自主可控。
发展举措: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
对外举措:大力推动平衡经济平衡计划。为发展阿联酋国防工业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多样性,20世纪90年代,阿联酋政府开始执行Tawazun(平衡)计划,分别在1992年成立平衡经济委员会(Tawazun Economic Council),在2007年注册平衡控股公司(Tawazun Holding),并在2008年建立TIP工业园(Tawazun Industry Par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