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法国的地中海港口城市土伦,年轻的炮兵军官拿破仑·波拿巴崭露头角,在帮助法军成功克复这处战略要地的同时,也开启了他那光辉夺目的军事生涯。
港城生变
1793年8月27日,在法国大革命后的喧嚣中,地中海港城土伦宣布脱离法兰西共和国而“自立”。生活在土伦的2.8万名居民并不关心法国正在抗击由英国、奥地利、普鲁士和西班牙等国派出的外国干涉军,他们宁愿选择保皇派立场。“我们需要一位国王”,这是当地人的态度。
土伦市民宣布拥立8岁的路易十七为法国国王,并“邀请”英海军中将塞缪尔·胡德男爵率领正在封锁法国海岸的英国舰队泊入土伦,并对该城进行托管,直到年轻的国王能够重新登上法国王位。
对于时年49岁、雄心勃勃的胡德中将来说,这样轻易控制土伦的良机是难以抗拒的。土伦大可以像直布罗陀一样,成为对英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中海据点。此外,胡德还将获得法国土伦舰队这一战利品——实力占到法国海军的三分之一,包括各装有120门大炮的令人生畏的马赛商业号和王太子号战舰。对于进占土伦一事,后来的英海军英雄、当时还是海军上校的霍雷肖·纳尔逊在写给妻子的信中称:“胡德男爵办成了了不起的大事,在海军历史上尚没有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时刻。”
随着胡德控制了土伦港,不到一周,就有2000名反法联军的士兵进驻了土伦城区。这一数字很快就增长到了将近1万人,其中包括英国人、西班牙人、那不勒斯人和法国保皇派。胡德发布公告称:“我就此接管土伦,直到和平重临法国。”
在北距土伦725千米的巴黎,法国政府做出了迅速反应。这次事件是对共和国的严重挑战,更不用说,土伦是法国最重要的海军基地,也是法国控制地中海的关键。
几天之内,一支由8000名士兵组成的特遣军就在卡托将军的率领下向土伦进发。到9月初,卡托拿下了土伦西北面的奥利乌勒镇,并在那里建立了他的指挥部。
与此同时,另一支3000人的部队在拉波伊佩侯爵的指挥下,也进抵土伦的东部。9月6日,这路法军分别攻下了西距土伦9.5千米和16千米的耶尔和索利耶。但在那之后,两路法军就都陷入了停顿。
土伦港易守难攻。这座港城的东南面受到大海的保护,而在通向内陆的东北方向,则矗立着标高548米的法伦山。除天然障碍之外,土伦还受到完整工事群的保护:最东面是阿蒂格堡、圣凯瑟琳堡和拉马尔格堡;西面是马尔布斯克特要塞、埃吉莱特要塞和巴拉吉耶城堡;西北部有圣安托万要塞和鲁日要塞。在法伦山上还有两座堡垒,拉克罗伊堡和法伦堡。反法联军向这些堡垒派驻了足够的守备兵力,再加上港内的英国舰队,让土伦显得几乎坚不可摧。
需要更多大炮
除了土伦的坚固防御外,进攻一方也有自身的问题,那就是两位主将卡托和拉波伊佩互相鄙视,而当前者被任命为攻城总司令时,就更加剧了后者的反感情绪。卡托主张从西面进攻土伦,而拉波伊佩要求从东面进攻,两人莫衷一是,只能各行其是。
1793年9月16日,就在两位将军争执不休的时候,一支运送弹药的辎重车队驶入了土伦东北14千米处的勒博塞镇。车队的指挥官是第4炮兵团一名24岁的上尉,他身高不到1.7米,脸庞瘦削苍白,蓝灰色的眼睛和栗色的长发显得颇为精神。他就是拿破仑·波拿巴。
在勒博塞,拿破仑意外见到了旧友萨里塞蒂,他此时身为法国国民大会派驻土伦军队的代表,手中握有人事任免权。拿破仑来的正是时候,因为卡托手下的炮兵司令多马丁少校刚刚在一次战斗中受了重伤。第二天,萨里塞蒂就写信给巴黎:“多马丁的受伤让我们的火炮没人指挥了。然而我们的运气很好:公民波拿巴出现了。他是一位专业的炮兵军官,我已命令他接替多马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