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守护者”钱素云
作者 越女争锋
发表于 2024年9月

刻大医精诚在心,践大爱无疆于行。

2024年4月28日,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和内科教研室名誉主任钱素云被授予“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是她继“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最美巾帼奋斗者”“中国好医生”月度人物、央视“最美医生”等荣誉称号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从医40余年,钱素云以高超医术为刃,以高尚医德为盾,在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与病魔对峙、与死神竞速,救治了2万多名重症患儿,是将经颅多普勒超声用于儿童重症救治领域的第一人。她说:“在孩子生命最紧要的关头,去努力帮孩子一把,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

不负重托,守护生的希望

1962年出生的钱素云是个“医二代”,受到身为医务工作者的母亲的影响,她很早就立志要做一名白衣天使。国家恢复高考的第3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泰山医学院(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并将儿科作为毕生追求,希望能够帮助生病的孩子减轻痛苦,帮助家庭守住希望。

大学毕业后,钱素云正式进入北京儿童医院,从事儿童重症医学工作。儿童重症医学科有别于其他儿科专业,它是危重患儿的最后一道防线,医生要展开的是一场又一场救治重症患儿的“生死时速”。每次推开儿科重症监护室这扇沉重的门,就意味着要面对生与死的较量,须臾不能耽搁,微末不可马虎,每一个决策都有千钧重量。

这样的环境,激发了钱素云内心深处的斗志和责任感。站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告诉自己:孩子病情瞬息万变,生死攸关,容不得延迟或失误。唯有努力工作、不懈怠、不放弃,才能不负重托。

钱素云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2002年,12岁的云南女孩小颖正处在人生的花季,生命却跟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她因严重肺结核、真菌感染,同时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身高1.65米的她体重只有35公斤,在当地医院治疗了半个多月,病情仍没有好转,最严重的时候,她全身上下共插了8根管子。看着女儿如此痛苦,小颖的父母心如刀绞。

这时,一位好心人建议他们去北京儿童医院试试,说那里有全国顶尖的儿科医生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小颖一家立马收拾行李,千里迢迢来到这家全国知名的儿童医院。

然而,就连见多识广的医护人员看到身形单薄的小颖,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当钱素云看到小颖那双大眼睛中写满求生欲时,说什么都不肯轻言放弃,坚定地说:“只要还有一丝救治希望,我们都要努力尝试。”

就这样,钱素云作为主治医生,每天在病床边观察小颖的病情变化,认真记录每一个细节,还和同事一起研究小颖的影像学特征,上网查询资料,阅读文献,调整呼吸机参数……在钱素云和同事的精心治疗下,经过整整98天的坚守和付出,小颖终于奇迹般康复了。

一年后,小颖的母亲给钱素云带来孩子的照片,一个如花似玉、笑意盈盈的姑娘映入眼帘,那双曾经充满绝望的大眼睛又重现生机。钱素云露出欣慰的笑容,感慨道:“谁能想到这是差点被死神夺走的小颖呢,挽救生命真的很有成就感!”

“我最大的愿望,是让更多患儿带着笑脸走出重症病房。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2024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