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硬科技,先摆脱这种幼稚思维
作者 谭保罗
发表于 2024年8月

8月份,科技圈讨论最热烈的事情莫过于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的那一次“开大炮”。在那次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他口无遮拦。把他的话做一些“节选”,进行选择性的传播,那么自然会引发轩然大波。

比如,他认为谷歌在人工智能时代落后的原因之一是,不让员工加班,而微软、英伟达和台积电之所以崛起,刚好是没有这样。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后面三家公司让员工足够“卷”,所以才能做得好。此外,他关于科技公司“通过抄袭实现创新”的观点,也被广泛地进行“截取”传播。

但在这些喧嚣之外,我注意到,很少有人留意到施密特另外一些深刻见解。施密特认为,AI的大规模应用,还需要组织创新,就像电力要取代蒸汽机,并不是电动机发明之后就可以了,而是要用几十年时间,通过企业组织和工厂流程的变革,让电力的优势真正发挥,才能实现对蒸汽机的完全替代。

这样的观点,堪称这个时代的第一流的洞见。AI大火之后,这个领域基本上成为一个“箩筐”,什么都往里面装:AI要颠覆X行业(任何一个行业可以放在这里),AI要取代X职业(任何一个职业也都可以替换)。

本文刊登于《南风窗》2024年1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