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为何“重返”欧洲
作者 辜学武
发表于 2024年8月

2024年7月18日,英国牛津郡布莱尼姆宫,英国首相斯塔默(左)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第四届“欧洲政治共同体”领导人会议期间会面

英国脱欧一转眼已经4年多了。脱欧之后,英国与欧盟的关系进入前所未有的低谷。带领英国离开欧盟的保守党政客大多是民粹主义者,正是靠“脱欧”之蛊惑上的台,所以之后并无动机和感情去修补同欧盟的关系。

而随着今年7月4日大选后保守党政府倒台,工党党魁基尔·斯塔默出任英国首相,他领导下的英国试图回归欧洲政治舞台,恢复英国在欧洲政治事务中的领导地位。他还宣称要尽快同德国签订一个特殊的双边防务协定,同法国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为欧洲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问题是,在7月底以来因移民问题而起的骚乱和火光的映照下,斯塔默政府若想重新与欧盟保持某些政策一致,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英国又回来了”

7月18日在英国牛津郡布莱尼姆宫举行的第四届“欧洲政治共同体”领导人会议,为斯塔默“闪亮登场”提供了绝佳舞台。面对45位欧洲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这位英国新首相庄严宣告:“英国又回来了。”

值得回味的是,斯塔默在频频向欧盟暗送秋波的同时,对英国是否重新加入欧盟始终守口如瓶。在今年的大选活动中,他明确排除了英国重新“入欧”的可能性,但他担任首相后一个多月内做的事情和给出的宣示表明,唐宁街10号被一个把英国的希望与未来又重新寄托在欧盟身上的政治人物占领了。

斯塔默似乎还没胆量开启“入欧”公投。在牛津郡布莱尼姆宫的致辞,是他向欧盟“求爱”似的表白,即使在这个希望重新赢得欧盟对英国信任的讲话中,他也强调了英国与欧盟未来的关系是“主权伙伴关系”。换句话来讲,他是将英国和欧盟视为平等的“主权伙伴”。

主权论是脱欧派的核心思想和诉求。就是靠“把英国的主权彻底从布鲁塞尔臃肿的官僚体系中夺回来”这个响亮的口号,脱欧派才能在2016年公投中以51.89%的微弱多数险胜“留欧派”。

而斯塔默当年是一个坚定的“留欧派”,这些人对主权论是嗤之以鼻的,视脱离欧盟大家庭为英国的悲哀,是走历史的回头路,让英国自毁前程。

如今他掌了权,可能变得更为现实和实用主义了。“主权”在手,不受外部力量的掣肘和干扰而独立主政,何尝不是每一个政府首脑最为珍惜的东西?

没变的基因

然而,斯塔默一上台就张开双臂拥抱欧盟,说明他这个“留欧派”骨子里没有变。他和他的“亲欧派”的内阁大臣们,与脱欧派的领袖人物们有着天壤之别。

斯塔默“前任的前任的前任”鲍里斯·约翰逊,几十年前在布鲁塞尔做常驻记者时,就养成了怀疑欧盟的习惯,掌权后变本加厉,加速推动脱欧,将“理想变为现实”。

如今约翰逊又干起了记者的本行,对欧盟没一句好话。这与斯塔默和他的团队形成鲜明对照。斯塔默的心腹和外交大臣大卫·拉米,就在德国《商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强调要与欧盟重归于好。

拉米不仅向德国坦然示好,也对法国深情表白。当工党还在野时,拉米就流露出对法国的欣赏和热爱。据美国《政客》网报道,拉米将自己描述为“热情的法国人”,说自己在欧洲大陆和非洲的旅行中热爱“法国文学、美食、音乐和思想”。

本文刊登于《南风窗》2024年1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