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阶段,需要怎样的“家校合作”
作者 张亚雄
发表于 2024年9月

对于已经步入成年阶段的大学生而言,“给家长寄成绩单”还有必要吗?是否算一种有效且良好的沟通方式?大学还需不需要家校合作?如果需要,怎样的家校合作才是最适宜的,才能既充分尊重学生,又为学生学习成长切实提供帮助?一系列问题,有待家校双方共同探索解决。

→ 6月7日,在陕西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南校区考点,家长送考生进入考场。新华社/发

1.家校合作,对大学生还有必要吗?

为了充分收集学生意见,记者在光明日报官方微博发起题为“大学应该把成绩单寄给家长吗”的微调查,近900名网友参与投票并留言评论。

有网友认为,大学应该把成绩单寄给家长:“大学生大多在外地求学,刚成年的孩子自控能力还有欠缺,寄成绩单既能让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家孩子的学习情况,也能促进孩子自学的能力。”也有网友持反对意见:“都是大学生了,还没有自主权吗?”“如果大学生想让家长知道,会主动给家长发,学校没必要多此一举。”

那么,大学阶段的家校合作,有必要吗?

“大学依然需要家校合作,但不能如中学那般密切、那样面面俱到,应该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同时频次不能太高。”中国人民大学书院建设与管理中心副主任华建光认为,很多学生报考大学时,希望学校所在地离家乡有些距离,就是渴望一种不被“过度注视”的生活,“我觉得应该给渴望自由的大学生提供一定的空间,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学工部部长李国龙看来,大学阶段的家校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李国龙表示,大学生虽然是成年人,但是自律能力、情绪把控力等还有待提升。家长对学生在校成长情况有知情权,学校也有责任和义务将学生情况如实反馈给家长,只是在家校合作上,要注意方式方法的科学性。比如,一些家长对学校相关政策不了解,会产生理解偏差,对学生成长出现的问题不能全面认识,导致教育方式偏差,造成亲子关系紧张,育人效果适得其反。

“这就需要学校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在育人理念和方向上同向同行,及时纠正家长的模糊认知,告知其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方法,树立‘家长是学校的同路人和合作者’的理念,既尊重家长,又引导家长,让家长会沟通、会关心、会示范、会共建。”李国龙说,“同时,要加强家校合作的过程性把控,而不是等学生问题非常严重了,才联系家长。

本文刊登于《新华月报》2024年1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