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军是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加强人民军队党的建设,确保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我们党建军治军基本规律,顺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要求作出的重大部署。在2024年6月召开的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上,习主席发表重要讲话,系统总结新时代政治建军历史性成就,凝练概括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十个明确”的内涵要义,立起新时代政治建军的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并对完善人民军队领导管理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政治建军作出系统部署。奋进新征程,必须全面准确把握、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的重大意义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进入关键时期,我军正在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征程上阔步前行。政治建军关系党的事业全局,关系人民军队前途命运,关系强军事业兴衰成败。必须站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未来相统一的高度,深刻认识新时代党擘画推进政治建军的深远重大意义。
把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政治考量。我军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听党指挥是军队建设的首要。担任中央军委主席第一天,习主席就明确指出:“在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问题上,必须头脑特别清醒,态度特别鲜明,行动特别坚决。”2014年金秋,习主席亲率400余名高级干部走进古田,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这个人民军队当年脱胎换骨的地方,习主席指出:“我提议到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就是要寻根溯源、正本清源、温故知新,引导全军思考我军是怎么走过来的,现在的问题和差距在哪里,下一步要往哪里走,新形势下要成为一支什么样的军队。”习主席严肃指出部队中存在十个方面突出问题,强调:“这些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否则军队就有变质变色的危险!”时隔10年,在奋斗建军百年、奋进强军一流的历史关头,习主席带领军队高级干部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再一次寻根溯源,回顾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全民族抗战和解放战争的光辉历程,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感悟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智慧和艺术。习主席要求全军高级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带头弘扬延安精神,带头加强革命性锻造,扛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团结带领广大官兵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把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从古田到延安,历史告诉未来,政治建军始终关乎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方向和道路。习主席两次决策在革命圣地召开政治工作会议,充分彰显了政治建军深厚的历史承载、深刻的现实意义、深远的政治意蕴。
我军经受新的革命性锻造的实践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军以整风精神推进政治整训,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决心之大前所未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新时代政治建军取得历史性成就。坚持把方向、抓首要,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以好干部标准匡正选人用人风气,以整风精神坚定推进政治整训,引领全军重振政治纲纪,“两个确立”在军队深深扎根,军委主席负责制全面落实,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进一步强固。坚持铸军魂、强筋骨,抓理论武装、抓强军文化、抓“五史”学习,扎实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和党内集中教育,在官兵头脑深处搞建设,守住了人民军队的根和魂,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全军官兵的坚定信念。坚持以战领建、抓建为战,聚焦备战打仗建强组织体系,锻造打仗型党委班子,全面重塑党建法规制度,各级党委领导备战打仗重心进一步归正,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制胜优势。坚持厉行法治、严肃军纪,从纠治“四风”开局,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中央军委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抓起严起,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我军政治生态实现根本好转。坚持军事服从政治、战略服从政略,以政治建军有效保证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全速发动科技创新引擎,立起选人用人政治标准,突出依法治权,加快推动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我军履行使命任务的核心军事能力显著提升。十余年来,我军在全面性淬炼中浴火重生,在历史性重塑中强筋壮骨,在迎接风险挑战中向强进发。正如习主席深刻指出的:“如果没有政治上的革命性锻造,就不可能有新时代人民军队伟大变革。”
新征程应对各种挑战考验的紧迫需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军所处历史条件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国际格局由西强东弱向东升西降转变,战争形态由物理域对抗向整体较量、混合较量转变。应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考验,一刻离不开政治建军的引领作用。强军路上,尤其有三个方面不容忽视:一是意识形态风险不容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