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纳的文字历险
发表于 2024年9月
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主角们为了寻找失踪的格兰特船长,穿过麦哲伦海峡,眺望两岸的高山和森林,开始了探索南美之旅。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法国小说家,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代表作品有《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等。

阿根廷的潘帕斯大草原位于南纬34°与40°之间。“潘帕斯”在阿罗加尼亚语中即为“草原”之意,这一带以大草原命名,可以说是完全恰如其分,名实相符。西部的木本含羞草类和东部的各种各样茂密的草,给这一地区以一种特殊的面貌……总的来说,在这种平坦的草原上奔驰还是非常迅速、非常顺利的,因为一路平坦,一溜平川,方圆100英里之内,连一块石头、一粒石子也找不着。不过,这儿毕竟也单调得出奇,景色从无变化,一天跑下来,见不到什么风光景致、自然奇观。

——儒勒·凡尔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陈筱卿译)

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的儒勒·凡尔纳,陪伴了一代又一代文学爱好者的青春岁月。这位生活在19世纪至20世纪的伟大作家善于以科学与地理学为根据,在现实世界与虚构世界之间创造出非凡独特、重叠交融的想象空间。因此,有些学者也将他称为一位杰出的地理作家。“新大陆”“新世界”“南美洲”这些在当时令欧洲人无比痴迷的词汇,自然也进入了他的视野。因此在他的众多杰作中,南美洲这一地理概念无疑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想象与真实

除了大量的知识积累,凡尔纳也借助自己的人脉关系,对南美洲有了深刻的了解。他的朋友雅克·阿拉戈的兄弟让·阿拉戈曾经在墨西哥独立战争中担任过墨西哥陆军的将领,他向凡尔纳介绍了拉丁美洲的风土人情。秘鲁画家伊格纳西奥·梅里诺所绘制的素描画为凡尔纳的中篇小说《马丁·帕兹》提供了背景素材。法国冒险家奥古斯特·吉纳德在探险中被原住民俘虏,被转卖到潘帕斯草原,成为当地酋长的顾问,他与原住民共同生活的经历,则帮助凡尔纳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书打下了夯实的基础,这部作品中所描绘的潘帕斯草原的广袤与神秘,以及原住民部落的道德观、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皆脱胎于奥古斯特的经历。为了向这位冒险家致以敬意与感谢,凡尔纳在书中以他为原型设计了一位角色。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书的主角们在寻找船长的冒险中,首先来到了南美洲。他们先穿越麦哲伦海峡,从智利登陆,随后翻过安第斯山脉,横跨潘帕斯草原,最终抵达大陆东海岸。凡尔纳在描绘潘帕斯时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许多情节都可以与实地情况相互对应。这片位于南美洲东南沿海的肥沃平原涵盖了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拉潘帕省、圣菲省以及科尔多瓦省,除此之外还有巴西南部的南里奥格兰德州以及乌拉圭全境,总面积超过75万平方公里。探险队所途径的坦迪尔山脉也位于潘帕斯草原内。与南美洲其他地区的疏林草原相比,潘帕斯草原位于干燥—湿润气候的过渡带,降水充沛且平均,因此非常适宜农牧业发展。

本文刊登于《世界博览》2024年1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