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的一天,从一壶浓酽的茉莉花茶开始

众所周知,北京人说话爱加儿化音。但是咱得说清楚,北京人并不是说什么都加儿化音,这里头门道多着呢。例如坐公交车,售票员会喊一句前门儿上车。公共汽车的前门,就可以加儿化音。但北京人称呼正阳门为前门,就绝不会加儿化音,为的是突显古城门的巍峨壮丽。
北京人读茶名,儿化音的用法也极讲究。例如清热去火的菊花茶,老北京人会说成菊花儿茶。毕竟是代茶饮嘛,说出来也就显得随便。但日常饮用的茉莉花茶,说起来却绝不会加儿化音。仅从这一点上,就能感受到老北京人心里,对茉莉花茶是格外看重的。

京庄小叶儿茉莉花茶
旧时的北京城,喝茶有大叶花茶与小叶花茶之分。这里的大叶与小叶,说的是原料的细嫩程度,与如今茶学上说的大叶种与小叶种不是一码事。所以按北京话来念,应读作大叶儿花茶、小叶儿花茶,以示亲切俏皮。您要是读成小叶花茶,人家还以为是单位的小叶同志给您送的花茶呢。
如今您到茶叶铺里提小叶儿花茶,知道的人恐怕是不多了。但在老年间的茶庄里,大叶花茶与小叶花茶却泾渭分明。
由此可知,旧时大叶花茶与小叶花茶是两个独立的产品线。其中大叶花茶,冠以“津埠”或“津庄”。至于小叶花茶,则一律冠以“京庄”二字。所以要想搞清楚大叶花茶和小叶花茶的区别,还得从京津两地的饮茶差异聊起。
大叶花茶,行里人也称花大叶,属于条索肥硕的茉莉花茶。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世界博览》2024年1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