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胡同里的清代大案
作者 陈丹婷
发表于 2024年9月
嘉庆十六年(1811)的京城轿夫聚赌案是从杏花天胡同查起的。杏花天靠近地安门。图为晚清时的地安门大街。

号筒声传来,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像是外出回归的蜘蛛,心甘情愿地涌入轿子胡同。转瞬间,10间房子就被填得满满的,贪婪与疯狂的气氛慢慢地溢出来。看门的王三面无表情地看着陷于赌局的人们,盘算着这个月底自己能拿到5500文,捂了捂耳朵,闭上眼睛,佯作不知。不仅轿子胡同,杏花天(即今杏花天胡同)和后鼓楼苑儿胡同(即今后鼓楼苑胡同)也是一样的场景。一个个小小的窝点宛若蚁穴,隐藏着巨大的喧嚣。

嘉庆十六年(1811)五月二十八日,一道奏折扰乱了朝堂,京城的赌博乱象就这样从混沌中被拎了出来。小小的导火索,竟让两位大学士竞相落马。

聚赌乱象生

“皇上,臣听说各直省上至督抚,下至州县,只要是乘坐大轿的官员,家中的轿夫没有不开局聚赌的。京师是首善之地,对待赌博行为应该更严格。今日臣又听说京城的聚赌现象也逐渐成风。如此一来,往后良民变无赖,家产全破败,对民众和朝廷来说绝对都是坏事。臣知道皇上十分爱护旗人,若他们都沾染了赌博的恶习,而对旗人有管教之责的大臣们也不及时对他们加以教导,必然后患无穷。”

云南道监察御史韩鼎晋的秘密奏折传到嘉庆帝的手里。嘉庆帝连忙召见自己的亲信礼部侍郎郎英,大学士、步军统领大臣(即“九门提督”)禄康,命他们查办轿夫聚赌的事情。

郎英和禄康带着皇上的指令,很快就在杏花天的赌坊抓到了一众赌博的人,并把他们交给刑部。在刑部,这场由轿夫牵头的聚众赌博案件,才被慢慢拼凑出完整的真相。

富察·明亮(1736-1822),谥号『文襄』,清中期外戚、将领,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立下无数军功,也曾被卷入数起案件,嘉庆十六年(1811)的轿夫聚赌案就是其中之一。嘉庆十九年(1814),明亮再度成为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嘉庆二十二年(1817),成为武英殿大学士,获得太子太保衔。道光二年(1822),明亮去世,道光帝亲往祭奠。

明亮

金山是内务府镶黄旗包衣闲散(清代内务府人员主要由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包衣组成。在八旗及内务府充任杂役的无官职旗人,统称“闲散”),他承认:“祖父临终前给我在杏花天的剃头铺留下3间空房,我一个无业游民,随即就想着拿来当赌场,也好抽一点利润。因此,我就和其他人开设了赌场,引诱民众赌博。除了雨雪天及有事的时候,我每日分别给看街兵刘二和领催(清代八旗中的下级军官,满语称“拨什库”,管理册籍、俸饷)王二两吊钱,希望他们可以庇护一下我家赌坊。”

但这不能让刑部相信,从去年十一月就开始的声势浩大的赌坊,仅两个人就能庇护,而其他的地方官员毫不知情。

果不其然,镶黄旗的下级军官存儿、来喜、额尔和泰等人都在供述中承认自己牵涉其中,为了钱财而对聚赌的事情不管不问。

本文刊登于《世界博览》2024年1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