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后市,该基金经理刘榕俊在书面回复本刊时强调:“金信智能中国2025混合会坚持目前的投资思路,因为短期之内市场的风格和偏好较难改变。而且从估值上看,银行板块在红利方向里面仍然占优。虽然今年银行已经涨了不少,但具体估值上,银行的市净率在0.5~0.6倍左右,分红收益率超过5%,现金分红比例也有30%,在整个红利板块里面还是不错的。”
对该基金,上海某券商基金分析师李梦一指出,近两年基金超额收益非常显著,主要还是因为其在国有行的配置比例是金融地产主题基金中较高的。
2017年就开始深耕银行这只基金的定力“领跑”公募圈
追随其历史的投资足迹,在2016年7月1日募集成立后,当年的基金三季报是其第一份季报,当时的前三大重仓股还是江淮汽车、康得新、长电科技,且前十大重仓股中未见任何一只银行股的身影。这样的趋势也延续到四季报中,当时前三大重仓股的占比超过了5%,它们分别是康得新、东软载波、江淮汽车,同样当时也未见任何一只银行股的身影出现。
而最大的变化则出现在2017年的第一季度。基金经理基本将上一季度的重仓股全部替换,同时平安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中国银行携手进入到十大重仓股的行列中,当时国有五大行的特色还不清晰。对于这样的思路大调,基金经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本基金密切关注市场环境的变化,总体上我们将采用把握波段、精选个股的投资策略,在尽力规避市场风险的前提下,力求给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健的收益。”
到了2017年的第二季度,本刊发现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携手进入到前十大重仓股的行列之中。此后在2017年的后两个季度中,本刊发现组合所重仓的银行股数量都维持在了6家上,不过股份行从数量上还是遥遥领先国有行成为重中之重。
经过了2017年的试水银行,2018年该基金对银行股更是青睐,在此后截至2019年年末的多个季度中,本刊发现十大组合中基本有9只银行股,而另外的一只非银行股是艾比森。再将时间轴快进到2020年,一季报的十大重仓股中就第一次出现了清一色的10只银行股,同时基金经理强调“从历史对比看,银行等低估值蓝筹股的估值接近历史极限底部区域,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而估值修复的可能性依然较大。”
本刊再浏览该年剩下的三份季报,发现无一例外十大重仓股都是清一色的银行股。对比看2021年,组合的风格似有所收敛,但也至少保留了八只银行股,而在非银行股中,万和电气也一直榜上有名,而这样的风格基本也一直贯穿2022年始终。
这样的情景直到2023年的三季报才被打破,当时十大重仓股又变成了整齐一致的银行股,同时工商银行成为头号重仓股。

